聊城印记(12)阳谷七级古镇因运河而兴“六门”

2016-05-18 09:53: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燕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海源阁、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即日起,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大众网聊城5月18日讯(见习记者 张燕)七级是大运河进入聊城境内的第三个大镇,介于阿城和周店两镇之间,原名“毛镇”,后因增设渡口有七级台阶而得此名。到明清时期,它成为运河沿线名噪一时的漕粮集散地,阳谷、东阿、莘县、肥城和平阴五县曾先后在此设仓转漕,故该镇有“金七级”的美誉。

  七级古镇旧影(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陈清义/供图)

  七级古镇始建年代不可考,到北魏时由旧称“毛镇”更为此名。这在《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有记载:“七级曾名毛镇,北魏时(386年——557年)因有古渡称七级渡,又因渡口有七级台阶,故名七级。”

  虽说七级在北魏甚至更早之前就有了,但那时的它并不算繁华,或许只是个偏安一隅的北方小镇。直到1289年会通河的开通,运河水自古镇正中蜿蜒北上,才使得这座具有八百余年历史的北方小镇“复活”起来。

  七级古街(阳谷文化馆 李健/供图)

  2011年镇内无意间挖出了丙戊年(1886年)重修万年桥(运河上的一座古桥)的石碑,碑文上记载了明清时期七级的繁华:“地滨漕渠,商贾云集,南船北马,水路交驰,巨镇也,亦孔道(通往某处必经之关口)也。”

  “它在全盛之时有六门,四关,六纵、八横十四条街,三十六座庙宇。明代的大文豪汤显祖曾数次客居这里;清代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南巡时也多在此驻足。”提起七级的过去,1935年出生的86岁老人狄振生如数家珍。他自幼就从镇上长大,对这里的一切再熟悉不过了。

  先来说说七级古镇的“六门”,它们分别是:北门,南门,前东门、后东门,前西门,后西门。在这六座城门中,北门和前东门最有“来历”,也建造的最为“奢华”,均作两层的门楼。

  北门位于现七二村(原七级古镇是现七一村、七二村和七三村的组合)王金彦门口,门楼是拱式建筑,由门洞可直接步入街衢。门口两旁绣有石阶,拾级而上,可登临门楼。门口上供奉着火神神像,当地俗称“火神庙”,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老百姓观灯的地方。

  古镇老房(七级镇政府朗会宇/供图)

  和北门正对着的是南门,它位于现七一村村委会办公室正西。相传南门的路北是一座花园,路南立有化石碑,是一位江南富商借助运河由南方运来的,化石可疗外伤,若村民手脚受伤流血,抹上化石粉末就可止血。

  前东门在七一村翟继玲家门口,为什么要建前东门,这还要从清朝的嘉庆皇帝说起。嘉庆皇帝的授业恩师叫翟作桢,是七级镇人。在嘉庆即位后,想起了自己的恩师,就派人来到七级给翟作桢立了功德牌坊,并竖有六座旗杆座,为了和以前所建的东门以示区别,遂又建一门,名前东门。

  后东门和前西门都是七级建镇时就有了,这两门便不再赘述。后西门在今“七级渡口”附近,是清代由莘县人建的。因为当时七级是运河沿线漕粮集散地,阳谷、莘县、东阿等五县曾先后在镇内设仓转漕,莘县仓就设在后西门以里。为了便于管理,也为了安全有保障,莘县人就在粮仓以外建了后西门。

  不过可惜的是,这六座城门现都被夷为平地了。“西门和南门被扒掉的最早,大约是在土改(1950年)的时候;北门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被破坏的;后东门最晚大约是在文革(1978年)中期被毁的。”

  狄振生对这六座城门印象深刻,据他回忆,北门城楼的木头房梁最多,在该城门被毁时镇上不少人都将房梁背回家盖房子去了。

古镇老房(七级镇政府朗会宇/供图)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