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拟推荐第七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名单和事迹公示

2019-04-15 09:37:00 来源: 聊城新闻网 作者:

聊城市拟推荐第七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名单和事迹公示

  4月11日,聊城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组织召开了省级道德模范推荐评审会。评委们对候选名单进行了充分讨论后一致认为念以新等10名同志的事迹突出,决定作为第七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候选人推荐给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现将拟推荐名单和个人简要事迹进行公示。

  如有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信函、邮件、电话等方式从公示之日起向市文明办反映。

  公示时间:2019年4月15日——4月17日

  电话:(0635) 8261555

  地址:东昌东路79号市委院内

  邮箱:lcwmb@163.com

  附件:1、推荐名单

  2、个人简要事迹

  聊城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

  2019年4月14日

  附1:

拟推荐第七届山东省道德模范名单

  助人为乐模范:

  念以新 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白云热线办公室主任

  郭刚堂 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会长

  见义勇为模范:

  梁佃军 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大队长

  秦一杰 特战救援队总队长

  诚实守信模范:

  高占喜 东阿县邮政局黄屯邮电支局邮递员

  张曰平 琉璃寺战斗纪念馆管理员

  敬业奉献模范:

  耿遵珠 茌平贾寨镇耿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胜利 国网聊城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配电带电作业班班长

  孝老爱亲模范:

  张玉灿 临清市新华路街道自由职业者

  赵会娜 冠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附2:

念以新简要事迹

  从事检察工作30年来,念以新同志忠诚于党,爱岗敬业,一心为民,助人为乐,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57次立功受奖,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被老百姓誉为“新时代的小白云”。

  2003年白云热线开通以后,念以新16年如一日坚守在信访工作第一线,带领热线人员以人民为中心,秉持“有限职责,无限服务”的理念,接听服务电话37500多个,接待群众来访9600多起,解答网络咨询13000多个,回复信函1700多封,举办法治教育报告会290多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白云热线成为百姓“贴心线”、“平安线”、“幸福线”,荣获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感动山东人物(群体)。

  在和老百姓打交道的过程中,念以新摸索出了“心要热,脑要灵,脸要笑,嘴要甜,耳要听,手要握,身要平,腿要勤”服务群众“八要工作法”,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段某到了上初中的年龄,附近的学校却以段某身患残疾为由,拒收段某入学。无耐之下,段某的母亲把电话打到了白云热线。受理群众诉求后,念以新二话没说,带着热线工作人员找到教育主管部门,讲法律、讲道理、讲民生,好话硬话说了一整天,最终帮助段某进了聊城七中,维护了残疾少年的合法权益。

  念以新同志单位上干公务勤勉敬业,回到家做家务孝老爱亲,社会上尽义务奉献爱心。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弘扬煤炭精神、蜡烛精神和老黄牛精神,舍得出力,舍得出钱,舍得出汗,舍得出血,舍得出谋,先后参加聊城义工、水滴善行、春雨助学和无偿献血等8个公益组织,资助困难家庭19个,捐资助学15000多块钱。他多次献血,成为聊城禾苗无偿献血爱心协会顾问。2014年2月,念以新捐献了290毫升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名15岁小姑娘的生命,成为全国第400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后来,他把检察院给他的2000元慰问金,给残疾人李某买了一台电脑,帮她实现了网上开店谋生的梦想。

  侯营镇农民张某,在和妻子争吵过程中,把妻子杀害,被判刑15年,撇下一个3岁大的女儿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念以新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协调民政部门给张某的孩子办理了每个月720块钱的事实无人抚养孤儿救助金。2017年5月,念以新按照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的规定,向张某的孩子发放了2万元司法救助金,并多次帮助孩子参加爱心协会组织的夏令营,使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犯人能够安心改造。后来,孩子的爷爷把一面写有“当代活雷锋”的锦旗,送给念以新。

郭刚堂简要事迹

  郭刚堂,男,天涯寻亲协会会长、山东省百姓宣讲团宣讲员。

  1997年9月21日,郭刚堂年仅2岁半的儿子郭振在山东聊城李太屯村被拐,从此郭刚堂开始了自己的铁骑人生。他以山东聊城的家为起点,北到漠河,南到海南,骑坏了10辆摩托车,踏遍了除西藏外的20几个省、市、自治区,风餐露宿的寻子苦旅逾40万公里。郭刚堂寻找郭振的同时,还帮助很多家庭寻找离散的亲人,感动了整个中国。

  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遗失孩子的家长和走失的儿童,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收集很多寻亲信息。为了帮助更多像他一样的人,他特地花钱制作了一条几百米长的宣传海报,将他遇到的数千个被拐孩子的照片信息打印在上面,2008年郭刚堂学会了上网,知道一些专门帮助家长寻找孩子的网站,他说有些家长不会上网,他就替他们将信息弄到网站上去。十几年来,郭刚堂仍没能找到自己的孩子,却替数十个家庭找回了被拐的孩子,但这些事,郭刚堂觉得不值一提,在他看来这都是作为公民应该做的。

  随着郭刚堂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手中掌握的寻亲信息也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聚合全国的寻亲资源,也为了不浪费别人给自己提供的信息线索,他于2012年发起创办了天涯寻亲网,于2014年筹建了“天涯寻亲志愿者协会”,协会不仅帮助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像老年痴呆,健忘,智障,精神疾病等离家人员,也是协会的帮扶对象。协会成立以来,通过志愿者的共同努力,给相关部门提供有效信息数千条,帮着几百个家庭找到了他们的亲人。

  近年来郭刚堂的执着和爱心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凤凰卫视等国内知名媒体的关注与报道,他渐渐成了全国知晓的“打拐专业户”,他的事迹被改编成《寻找》(IVCA号角奖获奖作品)、《失孤》(彭三源导演,刘德华、井柏然主演)等影视作品。

  他与志愿者策划实施“城市之眼”项目,发动爱心出租车加入到助力寻亲的大军之中;针对老年人的非正常意愿的走失,他倡导天涯寻亲协会与各地的救助站建立信息对接平台,并且深入社区,开展“关爱银发 守护幸福”项目,为老年人统一发放老年定位贴、老年黄手环、建立老年人档案并为老年人家属普及如何赡养老人以及防走失常识;对于成长期的孩子们,他与志愿者先后在蓬莱、潍坊、聊城等地举办多期“牵紧手 握紧爱”公益课堂,普及儿童成长常识和行为常识,让孩子受益,让家长警钟长鸣。

  他用二十二年的坚韧寻找诠释了父爱如山,他以博爱情怀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参加百姓宣讲,全国各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用满腔的激情唤起大家牵紧手握紧爱,共筑安定有序和谐社会。

梁佃军简要事迹

  梁佃军,男,汉族,1984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山东邹城人,2001年12参加工作,2004年6月入党,现任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队战勤保障大队大队长,一级指挥员消防救援衔。

  该同志入伍17年来,坚持立足本职,扎实工作,苦练业务技能,凭着过硬的业务素质,多次出色的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参与灭火救援战斗3000多次,抢救被困群众百余人次。先后多次参与重大火灾扑救以及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置,在2013年“7.27”鲁西化工双氧水框架结构爆炸火灾事故、2014年“7.2”香江光彩大市场火灾扑救、2015年“6.13”聊城市存储粮食仓库火灾事故、“10.29”道口铺东泰农药场火灾事故等多次火灾事故中,他始终坚持作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没有退缩,表现出了极高的责任感和牺牲奉献精神。

  特别是2015年12月26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南湖新城4号楼发生火灾,大量人员被困。火灾扑救过程中,梁佃军同志临危不惧、身先士卒,35分钟内七次进入危险区域,连续救出5名被困群众,先后更换10具空呼器气瓶,七进七出火场,因吸入大量烟气,多次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症状,仍坚持战斗在第一线,被现场群众赞为消防“神勇哥”,他的事迹一时间被广为传颂,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山东卫视、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齐鲁晚报、聊城晚报、人民网、央视网、新浪网、大众网、齐鲁网、中国消防微信等各类媒体网站对他的感人事迹进行了集中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李伟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表扬梁佃军同志事迹,并号召全国消防队员向他学习”。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始终坚持作到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没有退缩,冒着随时流血牺牲的生命危险,勇往直前,表现出了极高的责任感和牺牲奉献精神,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梁佃军经常告诫自己,作为一名指挥员,一定要做到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为人表率,才能上不愧党,下不愧民。他在特勤中队任主官的三年期内,只要是比武竞赛,第一名非特勤中队莫属。担任战勤保障大队大队长以来,始终把学习当作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习,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落实执行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认真制定完善《重大活动消防安全保卫预案》,扎实开展灭火救援业务技能训练,落实联勤保障机制,组织开展了实战拉动演练,充分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组织、参与多单位协同拉动演练10余次。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荣誉和掌声,梁佃军毫不在意,心中承载的只有人民的安危和幸福。他爱消防,他的青春注定要在消防这片热土上闪烁光芒。

秦一杰简要事迹

  秦一杰,临清人,曾服役于海军特种部队蛟龙突击队,现任特战救援队总队长,带队参加过雅安地震、鲁甸地震、九寨沟地震、岳阳山洪、青州塌方、寿光水灾,数百次人道主义救援、溺水打捞救援、儿童坠井救援任务。

  代表特战救援队参加央视一套《挑战不可能》、央一《中国吉尼斯之夜》、央一《机智过人》、央三《越战越勇》、央三《幸福账单》、央三《开门大吉》、央三《黄金100秒》、央四《中华情》、辽宁卫视《中国好家庭》、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湖南卫视《更上一层楼》、东方卫视《中国新相亲》、山东卫视《我是大明星》、《让梦想飞》、《好运连连到》、《明星总动员》,齐鲁电视台《齐鲁先锋》、聊城电视台《都市会客厅》等地方媒体,电视数十期节目,只为正面积极宣传公益,让更多的人了解公益,了解救援加入公益。

  特战救援队成立于2012年,原隶属于山东泰安特战分队培训学校,由秦一杰组建,特战救援队参加过2013年雅安地震救援;2014年鲁甸地震救援;2015年两次赴四川省大凉山拉木阿觉乡马依村进行7万件爱心物资的传递;2016年赴广西瑶族自治县进行3万件爱心物资的传递;2017年九寨沟地震救援;湖南岳阳抗洪;2018年青州塌方救援、寿光水灾救援。特战救援队目前共56支队伍,正式队员6000余人,志愿者7000余人。共参加上千次局域救援及人道主义救援,45次敬老院,养老院,孤儿院,学校等机构的爱心帮扶活动,支教部分别在大凉山及尼泊尔为上不起学的孩子们义务支教。期间获得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的表扬及肯定,奠定了特战救援队在国内外民间救援系统的综合能力,特战救援队下设各分支队伍及6支直属队,分别为湖南株洲航空救援直属队(6架通航直升机),湖南长沙心理救援直属队,湖北十堰车勤救援直属队,青岛、深圳、三亚三支水下训勤直属队,北京、临清搜救犬训勤直属队及聊城、东营无人机训勤直属队。

高占喜简要事迹

  高占喜自2006年参加邮政工作以来,就真心服务百姓,以品行高尚道德美、方便群众行为美、思想纯洁心灵美,被当地百姓称为“最美邮递员”,而他信守承诺照顾非亲非故的两位老人9年之久,并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的事迹更成为一段佳话。 先后荣获“全省邮政道德模范”、“聊城市敬老模范个人”、“东阿县十大孝子”等称号,并成功当选“全省最美邮递员”,且已成为“全国最美邮递员”、“感动聊城2013年度十大人物”候选人。

  一诺千金结善缘。他7年如一日,照顾着邮路上非亲非故的两位孤寡老人,被誉为新时期的“活雷锋”。那是他刚刚上班的2006年,老人汝永瑞88岁,老伴王学玲79岁,既无儿无女,也无任何生活来源,且身体不好,尤其是老太太连续两年卧病在床,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高占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打消他们的念头,高占喜向他们立下诺言:为他们养老送终!从此,他每个月就坚持在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给老人补贴家用,并一周至少去四五次,给老人送去馒头、包子、面条、玉米面等,还照顾老人生活起居,打扫卫生甚至端尿盆。期间,高占喜的父亲、二哥双双得病直至去世的两年间,他也没有放弃这件义举。2013年、2015年,两位老人先后去世,高占喜又为其披麻戴孝,兑现了自己为老人养老送终的承诺,得知此事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履职尽责重诚信。在高占喜的邮路上,共包含了20个村庄、5所学校、5个机关单位。为让群众每天都能读报读刊,他10年时间没有休过1天假,即使周六周日也坚持投递,风雨无阻。虽然患了胃病,但病得再重,也咬着牙将身体顶在摩托车上坚持投递。10年来,累计行驶30万公里,投递25万份报刊邮件,没有丢失一份邮件、没有一例客户投诉、投递及时率、准确率均达到了100%。他坚持履职尽责,恪守着一个邮递员的诚信与担当。

  在做好这些基本服务的前提下,他还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上的各种便利。在农业生产上,只要是群众有需求,他都有求必应。王道口村的曲秀兰在玉米播种时缺3两,高占喜专门给她送去。还有个叫汝永明的社员,因为犁地用的是大型拖拉机,需要排号,排到晚上七点多了,需要7袋肥料,他二话没说,直接开着三轮车送到了地头上。依靠邮政农村电商平台,他每天为商铺送货,免去了商户的很多麻烦。孙道口村的孙书记还说:“占喜是个好人,诚实守信用,老百姓都信任他,是真正的口碑好。我们村80%的手机费、电费都是占喜代为办理的,他真是给我们群众帮了大忙,我们村里人都很感激他。”

  邮路上的“活雷锋”。他不仅仅是一名有担当、负责任的绿衣信使,他还是随时随地出手助人的“雷锋”。他在邮路上将迷路的7位老人、5个儿童安全送回家,其中,有3名智障老人。除此之外,他在路上遇到负重的老人帮忙送到目的地,帮迷路的人带路,帮人修好坏在路上的自行车……13年来,高占喜“顺手”做过的这种“区区小事”数不胜数。当问起高占喜为什么做这么多好事时,他说:我从小就梦想当一名邮递员,我热爱这份工作,在工作中,看到别人需要帮忙时,我就不自觉地愿意去帮助。

张曰平简要事迹

  张曰平,今年60岁,中共党员,琉璃寺镇徐庙村人。

  2014年获得感动聊城年度人物。2014年由山东省组织部主办,山东电视台齐鲁先锋栏目对他进行了专访。

  2015年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以张曰平父子为原型,拍摄了微电影《四十八个军礼》,被国防部评为一等奖。

  2015年7月23日,感动聊城2015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在聊城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张曰平成功入选“感动聊城2015年度人物”。

  2017年11月30日,由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17聊城市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发布,张曰平登上了仁德榜。

  昔先哲有言:“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当倭寇铁蹄蹂躏吾神圣国土之际,无数优秀之中华儿女奋起抗击,前仆后继,雪沃九州,为国捐躯。张曰平者,高唐人也。中共党员。承父遗志,为抗日英烈相继守陵六十余载。父子二人所守护者,并非仅仅烈士之铮铮忠骨,实乃万里长城般中华民族之脊梁也!勿忘初心,英灵长存,仁德懿范,昭示后人。

  张曰平是琉璃寺镇战斗纪念馆的第二代守墓人。从他十几岁开始,就陪着父亲在徐庙烈士陵园里守陵,爷俩有60余年的时间都呆在陵园里。2012年,张曰平父亲去世,他从父亲手中接过任务棒,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烈士陵园里。

  父亲在生前对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那么多烈士为国捐躯了,不能没有人守护,不能让大家遗忘他们,我要守护他们”,一年365天,他的父亲几乎天天都吃住在陵园里。

  张曰平现在每天在沿着父亲走过的道路在行走,每天重复着父亲的工作,清除杂草、擦擦墓碑。父亲在世时一直叮嘱他,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定要给烈士烧些纸钱、放放鞭炮,包些水饺放在烈士铜像前,以此寄托一下哀思。这些年,张曰平一直按照父亲的嘱托守护着陵园,一年365天,几乎天天都吃住在陵园里。他说:“现在感觉着我这个担子更加重了,我做得就是最普通的事儿,大家信任我,我以后会继续守护这些烈士,将来我老了,还有我的儿子。现在我们的美好生活都是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都能来瞻仰我们的英烈,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耿遵珠简要事迹

  耿遵珠,现任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表扬耿店村成了“鲁西小寿光”,肯定了耿店村吸引年轻人回来种植大棚蔬菜的做法。

  2002年,耿遵珠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耿遵珠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从寿光引进黄瓜、西红柿、辣椒新品种,聘请寿光技术员指导工作,耿遵珠白天跟着钻大棚,晚上陪着搞培训……来年算账,大获成功,当年创造出棚均纯收入5790元的“记录”,最多的一个棚挣了1.4万元,大大提高了群众种植蔬菜的积极性,第二年村里新添了100多个大棚。

  大棚越搞越多,蔬菜产量逐年增加,但是群众卖菜难。看到这种情况,耿遵珠决定自己建蔬菜批发市场,没钱就入股凑钱建。他带头入股1万元,又动员了党员干部共计35户入股,筹集了12万,集体又投入3万,总共凑了15万。在2003年春节前把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市场建成后,耿遵珠多方联系客户,积极完善市场管理,使市场红红火火的干了起来!群众不出村,就能卖高价,都非常高兴。

  有了市场以后,耿店又掀起新一轮建棚热潮。但老棚全是拉苫子的,面积小,劳动强度大,耿遵珠再次带着村干部、种菜能手去寿光参观学习,宣传发动建设占地3亩、年收入6万元的高标准卷帘机大棚。几年来,为了带动全村贫困户共同致富,耿遵珠制定了村干部帮包贫困党员、贫困户制度,不仅给他们提供种菜的技术指导,而且帮助他们贷款,甚至还自己借钱给他们。耿遵珠帮包的老党员耿登成一家,妻子年老多病,四个儿子结婚又欠下许多账,小儿子耿立财刚结婚,家中非常困难,建不起大棚。耿遵珠帮他贷了3000元,又借给他5000元,帮着他把棚建起来。由于管理得当,当年耿立财不仅收回了成本,还挣了2万。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耿立财已经建了四个棚,一年收入十多万元。在耿店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他不让一户老百姓落下。全村仅棚菜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超过了2万元。

  现在,村里几乎家家都种棚菜,村里年收入一二十万的大有人在。

  2008年8月,由耿遵珠牵头,组织92户农民,成立了茌平县绿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2010年起,依托合作社,耿遵珠筹集股金400多万元,建设了占地100亩,年育苗能力达3000万株的高标准智能育苗基地、试种基地,结束了从寿光进苗的历史。2009年,在耿遵珠的带领下,耿店村开展新农村建设。目前全村180户居民全部住进新楼房。

王胜利简要事迹

  王胜利,54岁,1986年参加工作,1994年担任输电运检工区带电班班长,2011年7月至今担任国网聊城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配电带电作业班班长,中共党员,省公司中级操作人才。

  他是一个能吃苦的人。如今54岁的他仍亲赴现场参加带电作业,8年来,他亲自开展配网带电作业5149次,累积减少停电时户数639627时 户,增加供电量5963.07万kW h,在他的带领下,聊城公司配网带电作业次数平均每年增长2倍,受到了广大电力客户的一致好评。

  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他带头制定作业标准规范作业流程,带领班组制定工作标准18项,编制33项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使聊城带电作业有章可循、有标可依;他带领大家攻坚克难拓展新项目,拓展了17项10千伏带电作业项目,完成了聊城公司首次不停电更换变压器、带负荷直线杆改耐张杆并加装柱上开关等最高难度的第四类带电作业项目。

  他是一个爱创新的人。他带头成立“1+1创新工作室”,重视岗位创新创造,拥有30多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8项,多次被评为 “山东电力职工创新能手”、“聊城供电系统职工创新能手”,被同事们称为“创新达人”。他所主持的“带电加装220kV线路过引线吊串”等管理创新成果、技术革新成果解决了多项输配电线路技术难题,以他为负责人的QC小组多次被省公司、聊城公司评为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主持研制的“10千伏带电作业平台”、“10千伏带电作业掐火绝缘棘轮切刀”等15项带电作业工具,节约了作业时间,减少了人员作业强度,有效提高了线路带电作业的工作效率。其中“具有旋转升降功能的10千伏带电作业绝缘平台 ”被山东省总工会等八部门评为“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同时被国网公司评为配电网运检技术成果,并在国网系统推广应用。2014年,该平台在全国带电作业年会上进行展示,受到国内外与会专家一致好评。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多年来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先进生产(工作)者”、“聊城供电公司优秀员工”、“聊城供电公司优秀共产党员”、“聊城市优秀共产党员”、“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劳动模范”、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十佳匠心能手”、“山东好人之星”、“中国好人”、“山东省电力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16年网络人物”、“‘中国好人榜’好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聊城市第六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等。

张玉灿简要事迹

  张玉灿,男,群众,1957年5月出生,临清市新华办事处自由职业者。年逾花甲的东环路卷烟零售客户张玉灿,和老伴靠经营烟酒小店和修理自行车谋求生计,生活并不富裕。然而,他23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一个从小不会说话、不会站立、智力低下、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出生不久便被亲生父母遗弃的重度脑瘫儿晓飞,并在民政部门办理了收养手续。

  他们给了晓飞温暖的家,用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晓飞快乐成长。这些年来,张小飞在养父母的四处求医治疗、精心呵护和照料备至下,被医学专家断言此病10年内生存期不足40%的他,至今已安然度过了23个春秋。 为了给孩子治病,张玉灿和爱人先后带着孩子到聊城、济南等地求医治疗,但效果甚微。这些年来,为了给晓飞治病,张玉灿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对此,一些人不理解,有的说,这种病根本治不好,白花冤枉钱;有的说,又不是自己亲生的,没必要四处求医。然而,张玉灿却不这样认为:“为孩子治病只要有一丝的希望,我就全力去争取,这是当父母的义务,也是父爱母爱使然。”

  别看晓飞是个不能走、不能说,智力不如3岁孩子的“痴儿”,在张玉灿和爱人眼里却是“宝贝疙瘩”,舍不得让他受一丝的委屈,家里有好吃的,先让他吃;一家人出去玩,从来不落下他;往裤子上拉屎、尿尿,从来没有呵斥过;每逢生日时,都要给他买生日礼物;每天抽出一小时帮助他锻炼肢体功能,防止肌肉萎缩;每次逛市场,总忘不了给他买个玩具回来......吃饭、喝水,拉屎、小便这些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对于一个不能说话的重度脑瘫患儿则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为避免喂饭、喂水时烫伤孩子,张玉灿和爱人常用勺子在自己嘴边试试后再小心翼翼地喂;孩子每天解大、小便,张玉灿和爱人定时观察和提醒,尽量避免拉尿在裤子上;怕孩子饿着、渴着,张玉灿和爱人经过无数次手把手教地教,终于让他学会了饿了、渴了用手指嘴边,想大小便用手指屁股的简单方法。

  如今,张晓飞已经年满23岁了。抚养这样一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成年残疾人,对于年龄越来越大的张玉灿夫妇来说,今后面临的困难会更多、更大,但他们始终面带微笑,有信心战胜这些困难,尽可能让义子生活更好一些,为社会减轻负担。

赵会娜简要事迹

  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残疾学生,精心施教,任劳任怨,勇挑重担。她倾心用爱呵护聋哑儿童的成长,学生拉尿的裤子,赵老师洗;学生弄破的衣服,赵老师缝;女孩子生理期没有卫生巾,赵老师买;有学生上厕所没带手纸,赵老师送……她给了这些聋哑孩子妈妈般的爱。

  赵会娜不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但她热爱特殊教育事业,热爱这些残疾学生。在冠县特殊教育学校,赵会娜像个超人一样无所不能,随时要处理一些“紧急事件”。当不会说话文文因便秘憋得满脸通红,又无计可施时,赵会娜用手帮文文把又干又硬的大便一块块抠了出来。特校里的孩子由于身体具有缺陷,心理也往往比较敏感。赵会娜会恰当处理“紧急事件”。

  训练聋哑孩子发音,并不简单。每当自己的学生能发出简单的词语时,赵会娜就很高兴。为了让聋哑学生学会发音,她摸索出“一看、二摸、三仿”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并在全校推广。她自己动手做教具,让聋哑学生直观形象地学习知识。她还注重根据聋哑学生听力缺陷的生理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虽然那些声音在外人听来,含混不清,甚至有些“刺耳”,但赵会娜听起来就像动听的音符。她的付出获得很多“暖暖的”瞬间,她给学生洗衣服被单的时候,总会有孩子比划手语“老师,我帮你”。她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候,不时有孩子把零食硬塞到她手里。她感冒的时候,也会有细心的孩子给她倒上一杯热水。也有聋哑孩子,用含混不清的发音,喊她“娜老师”。赵会娜说,特校老师也许永远体会不到“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但收获了这些温暖,我心满意足了。”

  她教孩子文化知识,训练聋哑孩子发音,教孩子十字绣、串珠以及舞蹈律动。她带领孩子跳的舞蹈《小孔雀》,在冠县首届舞蹈大赛中获奖。从事特殊教育,也许一生也不能体会到“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但赵会娜始终为让每个残疾孩子都能实现成为有用之才的梦想而不懈努力,她鼓励孩子做身残志坚、残而不废,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并愿和残疾孩子同心共筑中国梦。

  赵会娜现在是一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说,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同时身为母亲,更能体会到一个不那么健康的孩子降生到一个家庭时,家长的那份无奈和无助。所以,当家长们把他们特殊的孩子送到特教老师手中时,她作为老师的责任中,又多了一份好妈妈的爱。“当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真心为他们付出,他们就会认可你。”赵会娜说。

初审编辑:孙海燕

责任编辑:张令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