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淌在历史中的老手艺——探寻临清街巷文化

2017-05-25 09:55:00 来源: 聊城新闻网 作者: 洪祥 时永强

  聊城新闻网讯 有人曾说“街巷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临清的街巷文化可以说是运河文化的璀璨明珠。

  5月24日,嗅着槐花的浓郁香气,记者走进临清老城区的锅市街、竹竿巷和箍桶巷,探寻这里独具特色的“老手艺”和其中折射出的临清街巷文化。

  杆秤元老已“不在岗”

  陆绍云老人已经在2016年逝世。老人从事杆秤制作70年,2011年5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说:“我16岁当学徒,在天津南关外跟郭君武师傅学习杆秤制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在这里开店做买卖一直到现在。”陆绍云老人虽已到耄耋之年,但眼不聋,耳不花,思路清晰,继续做着他终生从事的杆秤手艺。

  “我做杆秤就是玩,不在乎买卖。”在陆绍云老人的店面里,记者看到,摆放整齐的杆秤,大大小小,分门别类。当年,老人随意拿起一个一米五左右的杆秤说,随着科技的发达,现在大杆秤基本没有人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生意人选择了电子秤。据老人当年介绍,杆秤的主要原料是坤甸木,这种木头全部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因为木材呈黄褐色或深红褐色,利于显示刻度;质地坚硬,可以提拉重物;耐腐蚀,可以长久保存;一直以来都是做杆秤的上好原料。杆秤制作过程分为刮杆、装修、按星三步,工具主要有刀、钻和木工用的刨子。

  竹器制作图再兴

  田振一家在锅市街经营竹子、竹器已经有三代人了,田振从事这一行当也有40年。据田振讲,他15岁开始跟家人学习竹器制作,一直从事这一行业。周围邻居更是说田振家是整个竹竿巷买卖最大的一家竹器店。田振对记者说:“我主要用桂竹加工一些建筑材料,竹片用来做高床养羊的架子和建筑工地用的‘卡子’,大小竹竿也多用于建筑工地。”采访过程中,田振买卖不断,很多顾客都是冲着竹竿巷的名号来的。“搞建筑的跟竹竿巷联系最多,因为竹子是不可缺少的建材。”由于社会需求量大,田振及附近两家将竹子作为建材销售的商家生意兴隆。

  齐贞祥老人今年80岁,1963年落户竹竿巷,一住将近50年。她曾在竹竿巷曾担任街道工厂竹器组主任,改革开放初期曾多次到福建、江西、四川采购竹子原料,对整个竹竿巷竹器制作行业的历史非常熟悉。记者见到齐贞祥老人时,她正在包装竹筷子。“这工作收入很少,装3000双才给6块钱。现在老了,也只能干干这些轻松工作。”

  据老人介绍,她家原来经营的有竹帘子、篓子、筛子、椅子、封门等,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竹器在家庭生活中越来越少应用,现在这些技艺都没有年轻人传承。临清胡同游发起人刘英顺曾撰文写到,竹杆巷多为南方竹匠所建,其建筑风格与临清其他街巷也迥然不同,门板长,店额高,屋阔脊高,尤其门额阁楼更具江南遗风。

  木器箍桶慢慢寻

  吕振江老人已在2012年去世,享年九十一岁,家住临清箍桶巷。记者见到老人时,老人精神很好,思路清晰,但只能坐在椅子上短时间交谈。从15岁作学徒到现在,老人一直从事箍桶相关的工作。据吕振江介绍,木桶分为有把手的浇斗和没有把手的量桶,木桶唯一的原料是柏木。当年别人2斗麦子换一个桶,顾客给吕振江4斗麦子,因为他做的桶保证不漏,而且只用木头和竹篾制作,经久耐用。至今,吕振江家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木桶。当年,临清做木桶的有60多家,现在除了吕振江和杨万昌老人外,已没人了解木桶制作工艺了。

  据吕振江介绍,老年间木工分三大类:一为牙活木匠,二为圆活木匠、三为方活木匠,箍桶巷多为圆活木匠,圆活又分板圆和桶圆。木桶制作工序分为成板、画线、绑桩等。箍桶巷圆活做的最好的有徐家、赵家、侯家,做桶活有名的是杨万昌家。另外,临清有名的李家“耀兴”漆店,坐落在箍桶巷,李家“漆山”远近闻名。据介绍,临清女儿出嫁陪送马桶的风俗,可以说在北方城市是独有的,这个风俗进一步说明了临清与江南苏杭的密切联系。临清有结婚俗语:“子孙马子、长命灯”之说。子孙马子即是江浙一带的“马桶”。随着马桶供销市场的旺盛,专做马桶的手工业者应运而生,也就产生了木桶工人聚居的箍桶巷。

  民间手工艺是城市流淌着的历史,她散落于街巷,浸润着民俗,让城市充满内涵。180多条保存完成的古街巷是历史对临清这座古城的眷顾,临清历届政府对古城区及其街巷文化不遗余力的保护,让后来人有了了解临清历史的机会。

  5月24日,记者联系临清民俗专家刘英顺,他回想起,曾经多次记录、拍摄这些临清老手艺人的文字和影像资料,为研究临清街巷文化和手工业发展史,积累了丰富资料。同时,他也感叹时间紧迫,“这些老人年事已高,民俗爱好者和新闻记者应该及时记录、传播这些历史信息,让这些珍贵的史料免于在历史中淹没。”(记者 洪祥 时永强)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张令可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