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实验小学搬迁在即:来参加最后一次升旗仪式吧

2017-01-07 09:22:00 来源: 聊城晚报头条号 作者:

  育人百年,实验小学即将告别古城区。今天,她向自己曾经培育的历届学子发出邀请函:

  要搬家了,如果您有空,请于2017年1月9日下午两点,回母校参加百年校园最后一次升旗仪式!

  和母校老校区,举行一次特殊的告别。

  本报讯 1月6日上午,记者从聊城市实验小学了解到学校的搬迁工作正在进行。新学期开学后,全校近3000名小学生将在新校区上“开学第一课”。

  “档案室等各种功能室在陆续搬,老师的办公室正在整理,很多东西都打包好了。”聊城实验小学少先队辅导员赵鑫告诉记者,目前,学校的国有资产已经统计完毕。周一上午,学生们参加完期末考试,天气如果允许的话下午2:30进行最后一次升旗仪式,向这所百年老校进行告别。

  孩子们期末考试结束后就离校了,老师们还要处理一些常规工作,预计腊月二十三放假。

  目前,学校的教学楼、综合楼等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工,校园内的道路还没完全修好。学校的中层以上负责人,正月初七就要到新学校做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也就是说,新学期开学后,聊城市实验小学的近3000名小学生,要到新学校去上课了。

  聊城市实验小学新校,位于昌润路以西、站前街以东、望湖小区以北。学校占地56.24亩,建筑面积为2.1576万平方米。学校有3个教学楼,还有综合实验楼和办公楼。

  新学校,学生的活动场地变大,有建筑面积为3749.96平方米的风雨操场。学校室外标准体育运动场地达13500平方米。

  建成后的新校区,聊城市实验小学的办学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其硬件设施水平达到目前省内一流。全媒体记者 刘敏 秦臻

1.jpg

  一年级孩子放学了

2.jpg

  这里面可有当年你的模样?

  学校搬迁师生不舍 百年名校精神永存

  “今天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心里一直很难受。”赵鑫说,这是自己工作了20年的地方,要离开有很多的不舍。

  赵鑫至今清楚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为了让她讲一堂像样的市级公开课,语文组的老教师们中午加班帮她出主意。你一言我一语,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赵鑫告诉记者,往主席台两边台阶上的大石头,是很多孩子的“滑梯”。青石板上的沟壑,有着百年的记忆。教学楼前的大槐树,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国庆节,老教师们回校园在小操场上的梧桐树下留影,因为那是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

  学校的老教师张学亭已经退休,但是他告诉学校,20多年前他和妻子栽的那棵树,一定要挪到新校园去。

  “今天是我们最后一次坐在教室里上课,这里有你们每一个人的童年记忆。夏天,你们在梧桐树下做游戏;冬天,你们在操场上堆雪人。这一切都将成为永远的记忆。”赵鑫告诉自己的学生,要记住“求真求趣”的校训,做一个会生活、会学习的人。到新学校后,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五年级四班的张欣妍说,她在这所学校呆了5年多,对老校园有很多留恋。王准、陶由甲告诉记者,想到要离开这里了,他们想哭,难受。

  放学时,韩庆忠看着孩子们离开校园,眼里有泪光。他在这里做保安7年了,“这里文化底蕴浓厚,但是孩子们的活动区域太小,搬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只是对这里有了感情,有些伤感。”韩庆忠说。

  如今是副校长的蔡玉娟,26年前是一名音乐老师,是教师队伍里的新人。“我的青春记忆,都在这里。”蔡玉娟说,老教师们那种任劳任怨、踏实工作的精神,也是她一直无法忘记的。离开虽然有许多不舍,但百年名校的精神还在,会一直传承下去。全媒体记者 刘敏 秦臻

3.jpg

  敬礼,我的母校

4.jpg

  永远的小伙伴

5.jpg

  奔跑的少年时光

6.jpg

  即将走进历史的教室

7.jpg

  这面墙下,这句口号,你肯定熟悉

8.jpg

  孩子们的真诚留言:我爱校园,百年实验,相守永远

  下边,我们再去即将启用的新校区,先睹为快!

9.jpg

  崭新的校门

10.jpg

  绿草如茵的操场

11.jpg

  干净的新教学楼

  聊城实验小学的光荣历史:

  聊城实验小学老校,位于驰名中外的光岳楼东南方向100米处,是一所具有百年光荣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教育特色鲜明的省一流小学。

  实验小学前身是聊城最早的中学——山东省立第二中学。该校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校,系清朝东昌府启文书院改组而成。

  至民国十二年(1923年),该校仅设初中班。民国十四年(1925年)增设高中班。翌年,高中部并入济南。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因战乱而终止。省立二中终止后,来源于冀鲁豫35个县的学生一部分回到本地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民族英雄范筑先将军领导的抗日挺进队。

  抗日战争前期,省立二中改成了军干校,由范筑先将军任军干校校长;抗战中后期,曾更名为“模范小学”,学制五年。(这一时期也曾是日伪时期的司令部所在地)该校毕业学生中,有很多人成了中共优秀党员和干部,如“中共鲁西县委”的创始人,革命烈士赵以政、孙大安、王寅生、杨耕心等,均为省立二中1925年毕业生。金方昌、金谷立、邓延熙(白果)等烈士,著名画家李苦禅、原中顾委常委段君毅等都是该校后期的毕业生。省立聊城二中毕业生现尚在中央机关和高等院校担任领导职务者,以及著名专家、学者、高级知识分子等不计其数,不一一列举。

  1953年,被定为地区重点小学。1966至1976年,实验小学改名为“五七”小学。

  1978年被定为山东省重点小学。

  1979年,奉省教育厅指示,取消“五七”小学校名,恢复“实验小学”名称至今。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