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案例 厌学学生借助“催眠”回到正轨
在很多人看来,催眠和魔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不少市民对这个神秘的行业怀有强烈的好奇心。
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田海明告诉记者,催眠治疗,是催眠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是众多心理治疗的方法之一。掌握催眠治疗的心理医生可以不用药物而治愈很多难治的疾病和障碍,包括诸如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癔症等心理障碍,和诸如睡眠障碍、进食障碍、性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慢性疲劳综合征等躯体障碍,以及诸如厌学、冲动、口吃、各种成瘾行为、不良习惯等行为障碍。
记者经过详细调查了解到,求医者的患病经历各有特点。
河北男子王某今年30多岁,在一次乘坐大巴车出差途中遭遇突发事故,从此开始害怕封闭环境,一个人不敢在家,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田海明说,该患者害怕密闭或者拥挤的场所,因为担心这些场所会发生未知的恐惧,主要症状是恐惧、焦虑、惊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脸红流汗,严重时会出现窒息、昏眩、有濒死感等,经过该中心催眠治疗,目前已经痊愈。
茌平女子郑某今年40多岁,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参加高考时她回家照顾,恰好此时老父亲也患病需要伺候,加上与家人的关系没有协调好,她便感觉自己也得了这样那样的疾病,每天都很累,只能卧床休息。经过两三年时间、30多次催眠治疗,这名患者从自我封闭状态走出来,如今跟朋友合伙开了家物业公司,成为一名老板。
市民宋先生的儿子是一名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很好,但在高二下学期产生厌学情绪,在课堂上待不住,一说去上学就呕吐,成绩不断下滑。后来,宋先生带着孩子来到聊城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就诊。聊城市心理医院副院长,国际高级催眠师江景华详细了解了孩子的情况后,对其实施了催眠治疗,几次之后便取得明显效果,孩子慢慢提高了学习兴趣,记忆力和注意力逐渐恢复正常。如今,这个男孩已经成为一名大学生。记者了解到,像宋先生的儿子这样通过催眠解除学习障碍的学生不在少数。
调查 “催眠认证”目前尚无国家统一标准
年会上,山东省催眠治疗专委会委员副主委李秀泉在《催眠在厌学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中提到,催眠可以使学习障碍、学习能力低下、厌学、叛逆等各种子女教育问题得到有效矫治,越来越多的人对此表示认可。
愿意接受催眠疗法的人不少,而能够提供催眠治疗的专业人员又有多少呢?
据了解,催眠市场很火热,但是乱象很多。有的“催眠大师”可能只是经过几千元培训出来的,没有经过专业正规的见习、实习、督导等,而只是一张技术培训证书。
“现在市场上的确有很多非专业、非科班出身的人在实施催眠治疗。”田海明说,这个市场鱼龙混杂,有很多流派。催眠在中国还没有明确的考核培训制度,也没有国家统一颁发的专门资格认证,大多参照欧美国家的一些培训体系和教学模式来进行相关培训。目前,国内最正宗、应用最广的催眠技术是来自美国的艾瑞克森催眠(艾瑞克森是心理催眠学之父,短期心理治疗、策略派心理治疗的创始人),最正规、最受推崇的培训机构是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催眠学组,组长是北京大学医院心理治疗与咨询中心主任方新,国际催眠学会中国唯一委员。
催眠是在被催眠者愿意的前提下,催眠治疗师通过语言将被催眠者引导至潜意识开放的状态下,将可以帮助被催眠者达成改变的观念并植入于他的潜意识,以达到帮助被催眠者改变行为习惯、解决心理问题的目的。据介绍,要想做催眠治疗师,首先要取得心理咨询师的资格。心理咨询师由人社部门审核管理,本科以上学历可以考二级心理咨询师,大专以上可以考三级心理咨询师。
“有人在给你做催眠,这个人不是正规的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那么一旦在催眠过程中发生意外,你的安全由谁来保证?”田海明表示,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的人会沉浸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有可能出现比较激烈的反应,如果催眠师没有经过正规专业的培训,或者不具备从事催眠治疗的可靠资质,很容易自乱阵脚,不知所措,那么被催眠者就处于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中,用通俗的话讲,就像做手术一样“你把人家剖开了,但你不能给人家治好缝合行吗”?
采访中,田海明认为,催眠师的资质很重要,否则可能会给来访者带来二次伤害,使来访者的情况更加严重。此外,经过不专业、不正规的催眠,反而可能诱发更多的心理问题。
提醒 应用领域广泛但盲目催眠有害无益
催眠所涉及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从业门槛低导致的不专业,对于接受催眠的患者来说,也有可能面临着人身危险及隐私暴露等问题,女患者被催眠师强暴的案件也有过报道。
对此,田海明表示,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它可以帮助催眠师找到来访者内心症结,通过各种催眠技术来改善;用不好,它会伤害催眠双方,甚至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新手段。极个别心术不正的催眠师可能通过催眠这种方式来向被催眠者“套话”,使人蒙受经济损失。如果催眠师向被催眠者施加某种命令,让他去做一些与法律相违背的事,后果就更严重。
为了避免由催眠引起争执甚至危险,田海明建议,出现心理问题,首先应选择正规心理服务机构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接受治疗,不一定非要催眠。如果一定要接受催眠疗法,那么应重点考察催眠师的资质,对催眠的预期效果以及可能出现的意外进行通盘考虑。
年会上,记者倾听了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国际认证催眠师祝捷的《艾瑞克森催眠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专题报告,横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医药企业等多领域的全国著名心理学家蔡凯仲开展了《心灵柯南》心理电影分析。
不少人对催眠推崇备至,但这种疗法是否真有那么神奇?田海明认为,催眠能够起到缓解焦虑情绪的作用,但它绝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的人不适合做催眠,如果盲目催眠,反而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那么,究竟哪些人群不适宜做催眠呢?田海明表示,除了精神疾病发作期、边缘性人格障碍及严重抑郁三类患者外,其他经过催眠测试证明适合该疗法的人,理论上都可以接受这种疗法,因为催眠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潜能开发、自我完善、美容养生等。
其实,有了心理问题也不见得非要进行催眠。田海明说,催眠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个方法而已,现在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太多了,有四百多种。
另外,田海明提醒,电影里对于催眠的表现,肯定是有夸张的成分,不要轻信,选择正规专业的催眠治疗师才是关键。(记者 张目伦 樊月民 刘伟 通讯员 赵国燕)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