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二府街:悲壮诗篇传千古绚丽文化载史册

2016-11-11 09:06:00 来源: 齐鲁晚报 作者: 二府街:悲壮诗篇传千古绚丽文化载史册

  原标题:聊城二府街:悲壮诗篇传千古绚丽文化载史册

  二府街在古城东南隅,东起东城墙路,西至牌坊口,与状元街相连接。街长约250米。因东昌府同知衙门坐落于此而得名,又称“司马街”,有着悠久的历史。

  东昌府同知衙门居此得名

  明清时,东昌府同知衙门坐落在此街东部路北。同知为知府佐官,分掌督粮、缉捕、水利等。别称“二府”,同知衙门又称“二府衙门”,简称“二府”或“二衙”,街名称为“二府街”。因同知还称“司马”,故此街又称“司马街”。在康熙二年和宣统二年的两部《聊城县志》上都能查到“司马街”这个名称,可见由来已久。

  在同知衙门的对面,坐南朝北,还有一个“三府”或“三衙”的院子。据附近老人讲,二府平时兼管收硝;三府由负责水利的官员居住,从职能上看,应该是二府的一个属院。

  明后期至清前期,街心有两座牌坊矗立。一是“青琐纳言坊”,为都给事中田濡立的;二是“遗泽扬休坊”,为诰赠少卿田寿立。田濡,字少生,嘉靖年间进士,先后任职行人、给事中、刑科都给事、南京太仆寺卿等。他忠正耿直,不畏权势。在监修都城时,曾劾治不法宦官多人。后又弹劾吏部尚书汪鋐和武定侯郭勋贪横无状,受到时人赞誉。他对当局“马政”的弊端,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受到嘉许。老年退职归里。田寿,岁贡生,任职广昌县训导,是田濡的父亲,诰赠太仆寺少卿。田家在明清之际也是聊城的名门之一。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东昌知府吴承勋将府学东的阳平书院迁至本街。书院即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讲学、读书的处所,类似于现代的学校。自此,附近的书生都来此就读,每日里书声琅琅,不绝于耳。

  清光绪七年(1881),东昌电报局在本街创办,当时南北洋干线沿运河途经聊城境内若干里。该局配“直列式”莫尔斯报机一台,开办电报通信业务。光绪三十年(1904),聊城邮政局在东门里大街建立,同时设立电报分局于本街,并在县内添设电报支线。

  望族出名士,烈士传美名

  1928年北伐军进驻聊城后,“鲁西剿匪司令部”设在本街路北李宅。中国共产党鲁西县委代理书记赵以政被国民党的“聊城县警备队”逮捕,关押在“鲁西剿匪司令部”中。敌人以利诱和严刑,企图让他交出组织关系和党员名单,逼他在“自首书”上签字,但他宁死不屈。被关押的十一天中,他屡遭酷刑,遍体鳞伤。在被执行死刑前,他刺破手指在监狱砖墙上留下血诗:“死刑复何惧?我迳仰天呼:爱国本无罪,革命岂有辜!”敌人将他从二府街押向南门外,最后英勇地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他的英雄事迹及血诗在革命队伍中广泛流传,也曾在包括二府街在内的聊城市民中传颂多年。

  1914年,原“东昌府立初级师范学堂附属小学”由辛巳牌坊口迁到本街东首路北原二府府衙旧址,更名“山东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1933年又改称“山东省立聊城师范附属小学”。当时是鲁西唯一的省立完全小学。其师资力量、教育质量和教学设备均高于一般县立小学。聊城著名烈士金方昌、邓延熙(白果)少年时代都在该校读书。1938年,范筑先将军改该校为“抗日小学”,直至聊城沦陷。1943年9月,此处又建“聊城县立中学”,1946年夏因战事停办。

  聊城望族叶氏,清代出过多位进士、举人,还有不少名塾师、名医、名书画家,自明末清初由苏州迁来后,先后居于朱府街、二府街、小太平街等东南隅这一带。民国年间,二府街的叶盛传字戟门,早年教私塾,为城中名塾师,民国后担任光岳楼女子小学等学校校长。叶小蘅与叶盛传同院居住,是地方著名篆刻家和画家。

  昔日新华舞台演出场场爆满

  新华舞台位于本街东首路北,坐东朝西。1949年建成,容纳观众1200余人。1955年,加盖木结构二层圈楼,容纳观众1800余人。1966年邢台地震次年翻建,可容纳观众1060人,更名为“新华剧院”。

  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期,经常在新华舞台演出的剧团有“新华京剧团”、“聊城专区京剧团”、“聊城县评剧团”、“聊城县河北梆子剧团”以及地区所属各县的其他剧团,演出剧目以古装传统戏为主,也演出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新戏。

  新华舞台门前,原是一片旧园子,1950年建成“新华体育场”。该处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不仅是一处重要的体育运动场所,也是文艺演出活动的场所,更是各种政治运动中召开大会的场所。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二府街是聊城的集贸市场之一。二府街的道路上,东半部两边摆满各式各样的旧货,名为“破烂市”。清末俚曲《逛东昌》手抄本就是山东省文史馆馆员吴云涛先生在这里花一角钱买下的。

  街西头牌坊口附近是禽蛋市场。东部路南有个“影壁胡同”,因胡同口原有一座影壁墙而得名。街的中、西部路南,清末民国时期是御医叶嗣高家的园林。解放初,先后有聊城县农具机械厂、聊城县通用机械厂建于此。农具厂后迁花园北路更名为“山东聊城活塞环厂”。1981年,通用机械厂关闭,1984年改建为“山东聊城锻压机械厂”。另有表链厂、县司法局等单位先后设于本街路北叶氏故宅。

  二府街在聊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不愧为一条东昌古城中的历史名街。

新华舞台。(老照片)

  新华舞台。(老照片)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