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大龙舟队屡传捷报 剑指中华龙舟大赛总决赛

2016-11-05 09:11:00 来源: 聊城晚报 作者:

  9月24日上午,2016中华龙舟大赛(昆明·滇池站)在滇池草海开赛,本站共有来自广东、四川、江苏、山东、海南、新疆等地区33支龙舟队参赛。在青少年组比赛中,聊城大学男队、女队分别揽获男子500米、女子200米两项冠军,成绩分别是2分6秒84、55秒56。

  本站第二个比赛日,青少年组的六个单项冠军及男、女组别总冠军也被聊城大学队包揽。

  9月27日,在聊城大学篮球场边,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载誉归来的聊城大学龙舟队教练吕艳丽,并在10月份多次探访龙舟队在东昌湖的训练情况,了解到他们在生活、学习、训练及比赛中的喜怒哀乐。

  这支龙舟队蜚声全国

  聊大龙舟队成立于2002年,现有主力28人,替补10人,这些队员都是1994年之后出生的在校生,虽然训练不太正规,且无队医、体能教练等人员保障,但他们在中华龙舟大赛中势如破竹,成绩屡超职业组,多次赢得年度总冠军,因表现抢眼,多次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中,为世人所知。

  吕艳丽是山东莱西人,2004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皮划艇专业,当年以龙舟教练的身份应聘到聊大,入校后一直担任龙舟队教练,同时任教公共体育部的网球课。

  在吕艳丽执教后,龙舟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4年到2008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组的比赛,一年三四场比赛;2009年至2011年,主要参加大学生组比赛,开始参加职业组比赛;从2012年至今,在参加大学生组比赛的基础上,正式接轨职业赛。

  2015年,聊大龙舟男女队双双获得中华龙舟大赛青少年组男女年度总冠军;2014年,聊大龙舟队问鼎中国龙舟公开赛总决赛冠军;在2013年第17届长堤世界龙舟锦标赛中,聊大龙舟队站在金牌领奖台上……

  吕艳丽告诉记者,在今年中华龙舟大赛福州站,职业组、青少年组、传统龙舟组共展开10个单项决赛争夺,36支标准龙舟、22支传统龙舟同台竞渡。6月8日上午,聊城大学龙舟健儿先后参加了青少年男女100米、200米、500米直道竞速预赛,均以头名晋级决赛。青少年女子200米直道决赛中,主力划桨手张雪、王军波带病请樱参战,以56.238秒的优异成绩斩获首金。青少年男子500米直道决赛中,队员们克服高温湿热恶劣天气影响,以领先第二名0.146秒的微弱优势率先冲过终点。次日,聊大龙舟队接连将青少年男女100米、男子200米、女子500米直道赛金牌尽收囊中,并收获总成绩冠军,男女队首次同获大满贯,再次改写发展史。

  独特技战术成就辉煌

  据聊大龙舟队领队张雪临介绍,今年的国内大赛,聊大男女队未尝败绩,女队500米决赛成绩再次超越职业组,22.179的男子百米成绩已接近青少年发展极限,标志着运动队建设进入成熟发展期,队伍的技战术体系日臻完善,队员的心理素质日趋稳定,教练员对龙舟竞技制胜规律的把握日见娴熟,寻找新的发展平台,参加国际大赛将是队伍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支龙舟队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离不开教练吕艳丽的辛苦付出。

  吕艳丽介绍,龙舟队取得这些成绩,首先是技术上有特色。简单地说,就是注重爆发力,注重桨下力量的实效性,起航快,中程保持力量、调节气息,后程加力、上桨频冲刺。这种特色的形成,更多地借鉴了皮划艇的经验,结合大学生队伍“亦训亦读”的特点,摸索出了适合队伍发展的独有模式。

  当然,技术的不断提升离不开“以赛促练”的策略。接轨职业赛就是为了与高手同场竞技、磨砺技术、增长见识。每次比赛以后,他们都会反复看视频回放、揣摩,学习强队技术特点,然后针对队员“因材施教”,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在下一次比赛中进行验证,再总结、思考、运用。这样长期下来,慢慢摸索出一套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比较灵活有效的战略战术。

  作为教练,1984年出生的吕艳丽既是教师,也是家长,还是朋友。她说,不能只关注训练成绩,更需要时刻关注队员的思想动态,引导队员树立集体观、荣誉观,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明晰自身角色定位。一支龙舟队12个人,加上候补队员,人数多,需要协调沟通的事项很多。经营一支队伍,就像经营家庭一样,要用心付出,让队员有归属感。龙舟竞技是团体比赛,特别需要团结、合作精神。

  东昌湖训练得天独厚

  2016年赛季,在5个分站的比赛中,聊大龙舟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根据积分,卫冕年度总冠军已无悬念。目前,他们正在浙江丽水参加今年最后一场分站赛。12月4日,他们将赶赴海南陵水,参加年度总决赛,目标就是冠军。

  吕艳丽说,平时,他们每天要保证2到4小时的训练时间,训练方式分为水上、陆上两类,水上训练时间一般是从早晨7点30分到上午9点30分,地点在东昌湖南关桥西侧水域,桥东侧是龙舟停靠点。晚上,她要回顾当天的训练情况,分析队员存在的问题,思考应对方案,以便调整第二天的训练计划。龙舟队每周有一次模拟比赛,对本周的训练情况进行直观评价。聊大龙舟队主要的对手是东北电力大学队、北华大学队和江汉大学队,他们之所以能与各个强队甚至职业队相抗衡,得益于东昌湖这片宽阔的水域,由于没有枯水期,训练计划能够按时进行,保持稳定的竞技状态。

  10月8日、17日,记者两次到东昌湖训练现场采访,每次都是这个场景——吕艳丽骑电动车在湖岸跑,队员在湖中划。但均因训练时间紧张,记者没能找到机会与队员们进行交流。经过多次电话和短信联系,10月27日,记者终于在电话里采访了男队队长高国泰和女队队长张雪。据了解,10月20日,男队参加了佛山“一带一路”国际龙舟邀请赛,女队参加了在陕西渭南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龙舟锦标赛。

  高国泰,20岁,菏泽曹县人,就读于聊大体育学院2015级7班运动训练专业,今年上大二。他说,本次佛山国际龙舟邀请赛主要以锻炼队伍为主,因为大一新生刚入队,老队员下队,正是队伍新老交替的阶段。通过这次比赛,以老带新,锻炼了新队员的心理素质。对于以后的打算,他准备考研,以教师或教练为就业方向。

  张雪,来自潍坊临朐县,今年20岁,正在聊城大学读大三,她也在为考研做准备。中华龙舟大赛丽水站,5位老队员要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没有参赛,女队全部是新队员,11月1日上午到达丽水,下午便进行了体能训练,为4日的比赛做准备。

  谈及比赛取得的成绩,两位队长均表示,成绩只是代表过去,教练告诫他们,全队要有“归零意识”,每场比赛结束,一切从零开始,把比赛经验运用到下一步的训练中,为冲击下一个目标做准备。

  如果没有训练任务,吕艳丽就特别注意队员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习惯养成。她认为,聊大龙舟队有其特殊性,不光要培养一个会比赛的运动员,更要培养一个有理想、重诚信、会学习、懂生活的大学生。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