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底聊城全市商品房库存582.31万㎡

2016-07-27 08:39:00 来源: 聊城新闻网 作者:

  城市的功能品位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面对聊城未来发展,市委提出建设“湖河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通过改造老城区、建设新城区、聚集城市人口,城市空间格局稳步扩张;中心城区人口达到百万,临清城区人口达到30万以上,阳谷、高唐、冠县、莘县城区人口20—30万。通过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建设一批高标准的住宅小区,城市品位显著提升。房地产业将在优化城市空间、完善城市配套、提升城市品位方面持续地发挥积极作用。

  7月25日,记者从聊城市住建局拿到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市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商品房销售逐渐回暖向好,库存去化周期逐渐缩短。截至2016年6月底,全市商品房库存582.31万㎡,较峰值(737.44万㎡)下降了21.04%;去化周期约为12.38个月,较峰值(26.01个月)下降了52.40%。整体来看,全市去化周期已处于合理区间,但从地域、结构来看,差异较大,企业仍然存在贷款偏紧、抵御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

  ( 记者 刘亚杰 通讯员 张迪)

  市场啥状况?

  成交价格同比略降

  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347元/㎡

  最新数据显示,我市房地产开发步伐持续回升,开发投资、新开工、竣工同比增长。

  2016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开发投资90.81亿元,同比增长21.21%;新开工面积230.89万㎡,同比增长9.08%;竣工面积297.74万㎡,同比增长164.31%。

  其中,销售市场明显回暖,去化周期同比显著下降。2016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商品房登记销售面积266.05万㎡,同比增长32.51%;商品房库存582.31万㎡,同比下降21.04%;去化周期约为12.38个月,同比下降48.13%,较年初缩短3.54个月。

  价格方面,我市房地产成交价格同比略降,成交金额同比增幅明显。2016年上半年,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15.65亿元,同比增长29.69%;平均销售价格4347元/㎡,同比下降2.13%。其中,商品住房销售额100.83亿元,同比增长40.83%;平均销售价格4085元/㎡,同比下降1.99%。

  二手房市场趋于活跃,成交量大幅增长。2016年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连续14个月同比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7.99%和40.56%;平均销售价格3305元/㎡,同比下降5.02%。其中,二手住房成交面积和成交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6.88%和55.27%;平均销售价格3383元/㎡,同比上涨5.71%。

  库存有多少?

  房地产库存地域差异较大

  最高达到37个月

  记者了解到,从6月底各县(市、区)商品房库存情况来看,只有市城区、高唐县、东阿县和阳谷县去化周期在合理区间以内,其他县(市)商品房库存普遍偏高,最高的茌平县达到37个月,临清市、莘县和冠县分别达到33个月、20个月和17个月。从地域来看,各县(市、区)差异较大,呈现两极分化状态。

  此外,商品房库存结构差异较大。从6月底全市商品房库存情况来看,商品住房库存去化周期约为11个月,而非商品住房库存去化周期约为39个月,两者差异较大。办公、商业等非商品住房去化压力较大,反映出前期非住宅用地供应偏多,土地供应结构有待优化。

  据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贷款整体偏紧。一方面,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市场低迷,成交量较低,导致企业资金回笼慢;加之大量回迁安置房建设,占压资金严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房地产行业的信贷、信托政策趋紧。2016年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新筹集资金中银行贷款新增15.59亿元,虽同比增长21.09%,但其占比仅为14.03%,项目贷款情况依然整体偏紧,致使后续开发动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目前全市房地产企业已发展到285家,其中二级(含)以上企业仅有32家。大部分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弱,不能抵御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市场变化,一旦开发项目销售低迷,就会陷入困境。

  怎样去库存?

  适当下调住宅小区

  商业配套设施配建比例

  据介绍,未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式,我市将严格贯彻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因政施策,多渠道化解商品房库存,进一步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促进我市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合理确定用地供应总量、供应时序和供应结构,保持供需总体平衡。合理安排已出让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允许房地产企业自主设计适应市场需求的住房,引导企业积极发展跨界地产;谨慎审批商业综合体项目;适当下调住宅小区商业配套设施配建比例。引导企业提升住房品质。在土地出让前,对项目建设周期、基础和公共设施配套、住宅产业化技术应用等提出明确要求,提高节能标准,发展节能环保型住宅,提升住房品质。

  完善公共资源配套。根据要求,相关部门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有序完善项目周边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套,以便提高项目吸引力。鼓励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导骨干企业兼并、收购、重组,推动开发企业、建筑企业积极组建住宅产业集团,扩大经营规模;引导大型优质企业兼并重组烂尾楼盘,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再次开发或重新开发。

  探索建立购租并举住房制度

  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未来我市还将把去库存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加快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研究对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房给予契税补贴、规费减免、贷款贴息、物业费补贴等政策,形成长期稳定的住房消费群体。

  提高居民购房支付能力。落实好国家、省、市降低购房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降低交易环节契税和营业税等政策,满足城镇居民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

  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探索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引导开发企业租售并举,鼓励机构或个人购买商品房对外出租。

  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打通商品房和保障房通道,对选择货币化安置的棚改项目在分配各级补助资金时予以倾斜;对选择货币化安置的棚改居民给予适当奖励;收购或长期租用库存商品房作为公租房,通过市场方式解决棚改居民安置问题。

  改造库存商品房。引导企业把符合条件的库存商品房改造成为电商用房、商务公寓、养老用房等,以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拓宽购房群体。用足用好允许农村教师和医护人员进城团购商品房的政策。

  督促金融机构放宽贷款政策

  据介绍,除此之外,我市还将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优化房地产收费征收模式,推行开发项目并联审批,缩短审批时限。

  强化市场监管。修订开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全面推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制度、合同网签及资金监管制度,梳理开发项目竣工综合验收备案工作,完善项目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保障业主合法权益。

  加大金融业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力度。督促金融机构放宽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政策;落实好国家支持个人住房消费的信贷政策,尤其要落实好3月14日省住建厅、省金融办和省农行联合下发的做好支持农民进城购房信贷工作的有关政策。

  用好住房公积金职工住房消费政策。近期,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政策,提高公积金存款利率,进一步加大了职工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落实好国家房地产市场税费政策。近期,国家税务总局下调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和营业税等政策,进一步降低了交易成本。(聊城新闻网)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