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说的还是历史,真的历史,几乎被忽略的聊城历史。
曹操曾做过聊城的父母官,这事您觉得奇怪吗?
聊城大地上,其实还有很多未被充分挖掘的名士。
曹操南征 这个多谋的聊城人看家
曹操当了兖州牧,也就是管辖着聊城等地的地方官。兖州牧算一方小诸侯了,可谓小有成就。
曹嵩从安徽老家要去找儿子曹操,就要路过徐州。他遇到了徐州牧陶谦。
曹嵩在徐州死了。他被杀了。
曹嵩是怎么死在徐州的,有好多个说法。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个谦谦君子,对曹操非常敬仰,他自称是曹操的粉丝,热情款待了曹嵩,并派一名手下将军遣兵护送,可惜这护送的人,看上了曹嵩携带的财产,半路暗杀了曹嵩。
但这是演义,不足为凭。《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初平四年)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兴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还。初,太祖父嵩,去官后还谯,董卓之乱,避难琅邪,为陶谦所害,故太祖志在复雠东伐。
这明确记载了,就是陶谦害的。而在这之前,曹操已经开始攻打徐州了。
老爹被害,曹操怎么咽得下这口气。
曹操要再次出兵徐州,他要报仇,要杀了徐州的陶谦。
师出要有名。曹操在兖州屈居袁绍麾下,他怎么甘心。他要扩张。
徐州,粮草充盈的兵家必争之地,驻守着懦弱而投机的陶谦。恰此时,自己的爸爸死在了陶谦手上,这报仇的时机来得太是时候了。
向东南进军。曹操的野心在命令自己。
他放心地出征了,兖州这片根据地,他安排了自己的心腹看家。一个是荀彧,一个是程昱。
《三国志·魏书》中的《程郭董刘蒋刘传》中记载说:
“太祖征徐州,使昱与荀彧留守鄄城。”
荀彧大家都知道,是曹操的大谋士,以刻板规矩为长,老成持重,为曹操器重。
而程昱,就是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曹操帐下文武全才的谋士,并且有荀彧不具备的另一个重大特点——阴狠毒辣。
他还有一个让人感兴趣的身份——聊城老乡。
文韬武略 东阿一战让他崭露头角
程昱是聊城人。具体地说,他祖籍古东阿。
这个东阿,不是如今的东阿县。汉代东郡的东阿,应该是现在阳谷县东北的阿城附近。
阳谷人程昱的简历很好读。《三国志》中说:
“天子都许,以昱为尚书。兖州尚未安集,复以昱为东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
“程昱之胆,过于贲、育。”
“谭、尚破走,拜昱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
“乃自表归兵,阖门不出。”
“魏国既建,为卫尉。”
“追赠车骑将军。”
这系列封号都很正常,但唯一不正常的是,难道程昱不是一个谋士和文官吗?
不,程昱他首先是一个武将。还是一个很漂亮的武将。
《三国志》中说:程昱字仲德,东郡东阿人也。长八尺三寸,美须髯。
程昱能在曹操队伍里受重视,肯定是有原因的。你不想想,曹操那群谋士中的大部分都来自哪里?颍川,河南禹州。一个山东人程昱怎么就这么受重用?那是因为他的经历太不简单了。
他起于东阿,源于黄巾军犯乱。当时黄巾军造反,东阿县丞王度和黄巾军呼应,烧了县里的仓库。县丞反了,县令也吓得“逾城走,吏民负老幼东奔渠丘山”。起了战乱,官民都吓跑了。程昱此时正在家乡。他从王度烧仓而不守城判断,这小子没什么实力,就是抢点东西。经过程昱指点,县令率人迎击王度乱贼,王度等败走。东阿由此得以保全。
我猜此后,指挥战斗的程昱也就有了自己的武装。所以后来才有“自表归兵”,交出兵权。
当时的兖州还不是曹操的,兖州刺史叫刘岱。程昱在刘岱左右摇摆于公孙瓒和袁绍的时候,指点他说,公孙瓒眼下气盛,不代表有更多的能力,所以应联合袁绍。刘岱从之,果然,公孙瓒被袁绍所破。
刘岱很服气。他要请程昱出来当官,给皇帝上书请封程昱为骑都尉——还记得上篇《曹操做过聊城的父母官》里吗?曹操当年就是这个官——相当于公安局长吧。
程昱说:我身体不好。
他拒绝了他。
奔走运筹 一人之力保下兖州三城
刘岱这个兖州地方长官还是被黄巾军杀了。曹操成了兖州牧。
曹操也去请程昱。
这次程昱没有推辞,他一口答应。
乡人十分不解:前些日子刘兖州也曾请过您出山啊可没请动,怎么这次反倒这么痛快呢?程昱笑而不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每天忙着找工作糊口的人,是不理解程昱这样的人为何对投来的橄榄枝还要挑挑选选:人家是要择明主而侍啊。
曹操把程昱封为寿张令。更说明此公祖籍是阳谷县域之内。
曹操带兵去打徐州了,兖州的驻地鄄城只剩下了荀彧和程昱。这个时候,兖州的张邈和陈宫反了。
陈宫,就是当时黄巾军杀了刘岱,兖州危急的时候,和鲍信共谋将曹操迎进兖州的谋士。张邈和陈宫这次,要反曹操而迎吕布。“四周郡县响应,唯有鄄城、范县、东阿不动。”
叛军的部卒被捉后供述,陈宫不光要带兵来攻打东阿,还派泛嶷去攻打范县。我们造反,谁让你们三个城池不听招呼呢?
荀彧不是当地人,他也只是谋臣不会打仗。他只能求程昱了。别忘了,程昱不光是读书的谋士,他首先是一位将军。
荀彧对程昱说:“今兖州反,唯有此三城。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三国志》
您在当地名望这么高,这事就只有靠您了。
程昱从兖州刺史部驻地鄄城返回东阿,那时候,吕布派来的将军泛嶷已在范县了,程昱跟范县县令靳允分析了天下大势和吕布的有勇无谋,靳允受到鼓励,设伏兵刺杀了泛嶷,范县保住了。程昱又派出人把守住仓亭津渡口,让陈宫的军队不能渡过黄河。程昱赶到东阿,东阿县令枣祗已经率领官民坚守,东阿保住了。鄄城是兖州的刺史驻地,有荀彧把守,加上兖州的协防,程昱终于在吕布和陈宫的夹缝中左奔右突,守住了鄄城、范县、东阿等三城。
说实话,刚刚当上诸侯的曹操,丢了兖州大半,也就这点家底了。
曹操打徐州回到兖州,对程昱是千恩万谢。握着程昱的手说:“若非程卿之力,吾无所归矣。”
没人家程昱,曹孟德的根据地老窝就要被吕布给端了,真的真的谢谢你啊。
在程昱调兵遣将的过程中,他曾派出一队人马把守住仓津渡。这个渡口是古黄河上一个重要通道。古黄河早已改道,仓津渡不复存在。但这个地名却永远地留在了阳谷县,即是如今的阳谷县城南环路南三公里的仓上村,现在的村名叫前仓村,这附近即是三国时代古黄河边的战场。
悠悠聊城大地,多少如烟往事啊。
居功至伟 他因为何故未曾位列公候
程昱的名字,其实是曹操赐的。
他原名程立。
《魏书》记载:程昱少时常梦上泰山,两手捧日。程昱自己觉得挺奇怪的,就把这事告诉了荀彧。程昱一人纵横调度平了兖州之患后,得以保全范县东阿等三城。荀彧就把程昱的梦告诉了曹操。曹操说:“卿当终为吾腹心。”于是曹操给他的名字上面加了个“日”字,更名为昱。
程昱对曹操的战功,并不止于兖州。这只是他真正步入曹操视线的开始。在公元196年,曹操和吕布在濮阳恶战,又加上遭遇蝗灾,双方都没法战胜对方,各自引兵暂时退去。这时,袁绍看到当年的骑都尉曹操做大了,便派人来游说曹操,希望他迁居邺城。曹操新丢了兖州,又耗光了军粮,困境中的他还真心动了。此时,程昱进言了。
昱曰:“意者将军殆临事而惧,不然何虑之不深也!夫袁绍据燕赵之地,有并天下之心,而智不能济也。将军自度能为之下乎?将军以龙虎之威,可为韩、彭之事邪?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之神武,与文若、昱等,收而用之,霸王之业可成也。原将军更虑之!”太祖乃止。——《三国志》
临事而惧,你怎么能这样呢?袁绍这样的人,纵然他有一统天下的心思,但他“智不能济也”,他心眼儿不够用的,你这样有龙虎之志的人,怎么能臣服于他呢?兖州丢了,不是还有范县东阿等三城,我们还愿意和您并肩战斗,你考虑考虑吧。
曹操要真归顺了袁绍,那三国的历史就将改写了。程昱此举,不啻为曹操军事生涯中的惊天一谏。
让曹操重新树立斗志,不坠霸业之心,从而成其一统大业,这应该是程昱一生中对曹操的最大贡献。
如此功劳,程昱最后却没有封公晋爵,这是为何?
曹操还是有顾忌的。程昱先生勇则勇矣,谋则谋矣,但他领兵出身,作为谋士和将军合二为一的人,他太狠了。
郭颁的《魏晋世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初,曹操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
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镇守大后方的程昱为了供应曹操的军粮,不惜屠杀百姓制作人肉脯以做三日军粮。
军机是应付过去了,但这屠民的名声,曹操是断不会替他担当的。虽然他自己也常屠城无数,但那是战争,这造人肉脯的事,对于心怀大志的曹操会是终身的污点。所以,程昱先生只好“位不至公”了。
公元220年,80岁的阳谷人程昱去世。同年,曹操去世。十三年后,233年,程昱从祀于曹操庙庭。生前不能封爵,程昱死后能于曹操同殿享受香火供奉,这算是他的身后哀荣吧。
无智无谋无程昱,不狠不断不丈夫。(聊城晚报 孙文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