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的一处西瓜基地大棚内景。记者 李小芹 摄
今年的粮食价格低。
自新小麦上市来,小麦价格一路走低;自新玉米上市来,玉米价格也一路走低。
小麦还有最低价收购,农民不至于赔得太惨。
可玉米收购完全市场化,价格由市场决定,国家有个“临储”政策,也仅局限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况且,玉米“临储”价格今年也降低了10%。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农民光靠种粮食,难说能挣钱了。
当然,也有很多农民现在并不指望着种地挣钱。
可耕地是“根”,靠地养家的农民不在少数。
那怎么样才能利用耕地获取最大效益,让老百姓能越干越有心劲儿?
聊城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其实,除了种粮食,农民还有很多选择。
只要你想改变,农业部门就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方面尽可放心。
保障 种粮食就要争“高产”
咱们聊城是不折不扣的粮食大市。
根据市农委发展规划科科长杜燕华提供的统计资料,聊城市拥有耕地858.7万亩,乡村人口497.74万,是全国产粮大市、全国蔬菜第一市。2015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1212.61万亩,预计总产123.98亿斤,是全省5个粮食产量过百亿的市之一,连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聊城是粮食大市,可并不局限于粮食大市。
杜燕华介绍说,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自2009年始,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农业产业调整振兴计划、“农业龙头带动”战略,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优质粮食、绿色蔬菜、优质畜禽、生态林果、特种水产养殖等五大特色优势产业。
五大特色优势产业中,优质粮食是基础。847万亩耕地、746万亩基本农田这是红线,必须严守。
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有机质提升工程,积极推广先进、复式、大型农业机械,大力扶持工厂化栽培、钢架大棚、喷滴灌设备、温湿度调控等设施建设,扩大设施农业面积所占比重。
杜燕华介绍说,聊城每年承担农业部小麦、玉米65个万亩示范片高产创建任务,全部达到建设指标。去年开始,全市开展了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年方建设工作。计划到2017年,全市建设“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创建示范方237.8万亩。”示范方内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与规模经营同时推进,可有力带动全市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
转型 除了种粮还有很多选择
产量提高,遇到今年这样粮价低的情况,农民还是只能“算一笔心酸账”。
如何获得更多的效益?其实,农民除了种粮,还能有很多选择。
“只要是符合规定,老百姓在地里愿意种啥就种啥,甚至可以将土地流转。”杜燕华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粮改饲”正在聊城试点。
“粮改饲”,顾名思义,就是将粮食作物改种为饲料作物。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及,“要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为此,农业部选择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甘肃等10个省区开展“粮改饲”试点。对此,聊城市政府也专门出台《聊城市“粮改饲”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发展高产优质苜蓿、青贮专用及兼用型玉米50万亩,到2020年,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50%。
除了试点中的“粮改饲”,目前全市的瓜果菜菌也都已经产业化。
杜燕华介绍说,这两年,聊城市瓜菜菌产业发展迅速,通过积极创建全国最大的绿色安全蔬菜生产基地,全市蔬菜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聊城市瓜菜菌播种面积达到370.8万亩,产量1602.3万吨,建设国家蔬菜标准园18处。聊城市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蔬菜第一市”称号;并已形成樱桃、早熟苹果、草莓和葡萄、优质梨、圆铃大枣、桃杏核桃等六大生态林果基地,经济林面积达到91.46万亩、市级标准化示范园39处。聊城淡水面积大,以临清丁马甲鱼、东阿黄河鲤鱼、高唐锦鲤为代表的特种水产养殖较为突出。全市国家级渔业合作社示范社2个、部级示范场10处,省级现代渔业园区11处……
另据了解,聊城将进一步培植莘县香瓜、丁马甲鱼、冠县灵芝等17个区域公用品牌,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着力开展生态游、人文游、乐活游、健康游等旅游主题活动,深度挖掘梨花节、香瓜节、荷花节、桑葚节、大枣采摘节等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
而这些,对农民来说,都是机遇。
支持 全市有近2000名农技推广人员
农业要发展要转型,还需科技技术支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依托聊城大学、市农科院及冠丰、鑫丰种业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科技型企业,目前,全市建有省级以上农业研发中心54个,建立了国家级农作物种质实验室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玉米、棉花、小麦三个综合实验站。
冠丰种业、鑫丰种业是农业部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
拥有全国唯一的黑毛驴良种繁殖中心和鲁西黑头羊良种繁殖中心,立海集团为全国7家国家禽肉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之一,凤祥集团和阿胶集团都建有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自主选育聊麦18、聊玉19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10余个,独立或合作培育了东阿黑毛驴、鲁西黄牛、鲁西黑头羊、金桥银狐等一批特色品种。
建设全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农业专家服务基地1个,农民实训基地50处,年培训农民25万人次。
市农委科技科科长樊春燕介绍说,目前,全市农业部门向农民免费开展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和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其中有针对贫困乡镇的扶贫科技培训,“去年刚开始的,今年在东阿、阳谷、莘县、冠县四个县的12个乡镇展开培训,每个乡镇培训100人,针对该镇的主要产业进行技术培训。”樊春燕说。另外,自去年起还开展了西部经济隆起带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每年聘请省专家进行培训指导。
“目前,全市有农技推广人员近2000人,涉及种植、农机、水产等各方面,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农民想改变,我们就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樊春燕说。
困惑 为啥很多人还是只种粮?
“种粮食不挣钱,为啥不想着种其他挣钱的?”
“玉米价格不行,花生价格高,可种花生比种玉米费工夫呀,那样还不如在外面多打几天工呢,更别提蔬菜大棚了。”在记者采访中,不少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此,杜燕华说,种粮食现在都用机播机种,比较省事,“有一些人不指望着种地挣钱,但又不放弃耕地,便用这最省事的办法,而且,种粮食每亩地还有百余元补贴”。
“长久以来,农民种粮已经成为一个习惯。”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
而除了农民本身原因,全市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也影响农业转型。
可以这样说,目前聊城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阶段,农业发展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目前市级农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具体操作办法尚未出台,农业投资担保体系尚未建立,资金不足成为发农业发展、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最大瓶颈。
除此之外,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农产品加工链条较短,粮食、蔬菜等优势产业和香瓜、大枣、鸭梨、蘑菇、灵芝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几乎没有。农产品创意包装及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缺乏有效抓手,休闲农业发展层次低、不规范,互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尚未起步。
另外,全市蔬菜、畜禽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生产布局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尚未规范运转,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难度非常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