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东昌(7)江庄村:成立抗日武装分队 21位青年以身报国

2019-08-26 09:13: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汪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赵志鹏 见习记者 汪晴

  江庄村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偏西南25里处,东临马颊河,西靠京杭大运河,处于马颊河与大运河交叉处的金三角。江庄村原名江家胡同,是著名的革命抗战重点村,解放后改名为江庄村。

  江庄村文化积淀深厚,是一个有名的革命抗战老区村。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江庄村英雄辈出,约有50多名爱国青年参军上前线,其中21位热血青年以身报国,壮烈牺牲。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革命老区江庄村,感受红色村庄的峥嵘岁月。

  江庄村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偏西南25里处。

  村民江从海(图右)讲述江庄村抗日武装分队抗日的故事。

  成立抗日武装分队打掉多个日军据点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今年68岁的村民江从海,小时候时常听抗战老军人讲起江庄村成立抗日武装分队抗日的故事。江从海说,在鲁西北抗日战场,民族英雄范筑先是抗日游击总司令,在各县、区成立了20多个抗日武装政权。当时,江庄村成立了抗日武装分队,共有十几条枪,由村民江冠武、江金明、江富武为领导,江式同、江乃心为联络员,跟县区抗日统一战线秘密联络,进行地下抗日活动。

  “分队一般都是夜间活动,他们扛起锄头能种地,拿起刀枪能打仗,有时居无定所,打一仗换一个地方,居无定所,条件非常艰苦。”江从海说。

  当时,江庄村西边冠县的宋小屯村、东边的乔集村都有日军的据点,日军把据点周围村的老枣树砍光,运到各据点筑成围墙,村庄惨遭破坏,百姓民不聊生。江庄村青壮年积极加入抗日队伍,依据上级指示,打掉多个日军据点,大涨了抗日分队的士气,抗日队伍也不断壮大。

  随后,县区成立马河支队,江庄村的江冠武任某团指导员,江开岷任马河支队第三支队团长,江乃心为团警卫员,多次立功。江式武担任连指导员,江玉红为某连干部,抗日分队在范树琨(范筑先二女儿)领导下,转战聊城、茌平、博平,冠县、莘县、临清等地,打掉日军多个据点,歼灭日军、伪军无数。

  “在和日军作战中,江庄村江富武在与日军的战斗中英勇牺牲,江乃山牺牲于河北景县与日军的战斗中,还有江式阳等十余名烈士牺牲于抗日战场。”今年82岁的退休老校长江崇喜说,更有几名战士,不知牺牲于哪里,一去未回,成了无名英烈。

  82岁的退休老校长江崇喜回忆抗战的故事。

  江崇喜老人向记者展示江冠武荣获的荣誉勋章。

  50多名青壮年参军 后人要发扬老区光荣传统

  江崇喜回忆,抗日战争胜利后,战场上不幸被俘的江式同从日本归来,当时江庄村双烈士家庭就有两户,政府和部队领导来村表彰慰问烈土家属,敲锣打鼓,每到一户门前都挂红灯,为烈士家属戴红花、送耕牛、送农具、修房屋,场面非常隆重。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紧接着打响。江庄村干部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到解放战争中。1946年到1947年,江庄村青壮年30余人参军入伍,奔赴前线。

  江崇喜说,1948年,羊山战役空前惨烈,江庄村参战官兵英勇顽强,共有六人光荣牺牲。1948年8月,大别山战役打响,江庄村共七人随刘邓大军参战。四人光荣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江庄村50多名青壮年参军上前线,为抗战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作为革命老区,江庄村一直秉承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在抗日战争时期,每次抗日部队的入驻,老百姓对战士就像亲人一样,村民为部队提供情报,为部队站岗放哨,家家户户给部队捐粮。村里百姓之所以这样对待战士,是因为他们的长辈、兄弟、丈夫、儿子也在部队抗战,看到八路军就像看到了亲人。

  解放战争期间,江庄村40余人组成担架队,随部队救治伤员,时常连夜赶路近百里。妇女们成立了妇救会,为部队织军布、做军鞋。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则给战士们烧水做饭、安排住处。江庄村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被部队评为先进革命老区。

  村民江玉广是江庄村一名老教师,2016年3月,他开始走访老人,搜集材料,为的是让后辈了解村里这段革命历史。他说,回顾过去艰苦的战争岁月,缅怀革命先辈,一定要发扬革命老区的光荣革命传统,绝不辜负老一辈的殷切希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把曾经被老一辈革命烈士鲜血染红的抗战革命老区村建设好,为人民群众谋福祉。”江玉广坚定的说。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牛卓倩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