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清义:擦亮运河名片 打响运河博物馆“国字号”品牌

2019-03-18 15:50:00 来源: 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 作者: 侯晓 刘哲忠

  政协委员陈清义接受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采访。

  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3月18日讯(记者 侯晓 刘哲忠)“目前,运河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作为聊城,应该利用好自身资源,把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接受大众网聊城·海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陈清义说,2018年底,中央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室联合印发《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如今,运河沿线35座地级城市已先后掀起中国大运河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的热潮,一大批运河遗址博物馆、专题博物馆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目前,运河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

  陈清义说,作为聊城,在当前背景下,应该抢抓机遇,利用好自身资源,将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和传承好。作为聊城运河文化博物馆的负责人,陈清义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好博物馆这座平台,将近些年来在运河文化研究方面积累的宝贵的科研成果,真正运营到博物馆中去,擦亮这张国家名片,真正发挥作用,打响运河博物馆“国字号”品牌。

  今年两会,陈清义提交了“关于开展聊城乡土教育”的建议。陈清义说,目前全市未成年人对聊城乡土文化普遍缺乏了解,加强聊城乡土文化教育,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建设聊城,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此,陈清义提出建议。

  编写乡土文化教材《运河名城——聊城》(或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江北水城——聊城》等等)。开展乡土教育课程。建议教育部门在小学开设聊城乡土教育课程。在师资力量配备上,学校可安排专职或兼职的老师,同时也可请对聊城历史文化有研究、有爱好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爱心志愿者进行讲课。另外,建立实践活动场馆库,命名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相关网站,配套开展“知我家乡、爱我水城”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读聊城、看聊城、说聊城、写聊城、画聊城、唱聊城”等各类形式,从小培养未成年人了解家乡、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意识。

初审编辑:孙海燕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