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截图20180608144542.jpg'

侯家村:矢志发展特色产业十五载 彻底甩掉“穷帽子”

2018-06-08 14:44:00 来源: 大众网聊城频道 作者: 李长振

  记者 李长振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十五年前,流传过这样一句顺口溜“庞家富、牛家穷,侯家更不行”。十五年后,这个曾经穷到“不行”的侯家村通过大力发展洋香瓜冬暖式大棚和蔬菜大拱棚,坚持向土地要效益、要收入,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2万元,不仅彻底甩掉了“穷帽子”,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侯新林在大棚里查看香瓜长势

  侯家村正在建设的蔬菜储藏冷库

  2003年42岁的侯新林被推选为侯家村党支部书记,此时的侯家村年人均纯收入不足800元,村里有“三破”,破房、破衣、捡破烂儿,被周边村民戏称为“破烂儿村”。村里干群关系、邻里关系紧张。面对如此棘手的复杂局面,以侯新林为首村党支部一班人痛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改变侯家村的面貌。决心很大,但是工作刚一开展就遇到了困难,党支部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开会商议决定调整村里的种植结构,大规模的开展蔬菜大棚种植。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不少村民的反对。

  “建设100个蔬菜大棚,需要占用200多亩地,土地都已经分包到户了。其中有不少村民不愿意种大棚,这样土地调整的思想工作就很难做。”侯新林说,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他自掏腰包先后组织党员群众100余人分别到寿光、青州等地参观学习,看到发展蔬菜种植大棚效益好,部分村民动了心,纷纷拿出土地建设蔬菜大棚。土地刚刚调整完,又有一个难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因为侯家村太穷,没有一家信用社愿意贷款给他们。

  没钱,也得干!侯新林和党支部一班人硬着头皮通过亲戚担保,从外地赊来价值30多万元的大棚骨架、布料、草毡子等建棚物资,终于建起了100个冬暖式蔬菜大棚。村民不懂技术,侯新林及支部一班人亲自到每一块地里、每一个农户家里,深入到他们中间讲道理,讲形势,讲技术。支部一班人还自发当起了实验者,每一个支部委员都至少建2个大棚。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该村的大棚香瓜喜获丰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平均每个棚纯收入过万元。这一下子调动起群众发展洋香瓜的积极性,可是,有的村民需要调整地块,有的村民需要启动资金,有的村民不懂最起码的管理技术。支部一班人便当起了调解员、服务员和信贷员,一户一户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004年全村冬暖式大棚的数量一下子增加到130多个,90多户种棚的群众都取得了丰厚的效益。

  由于蔬菜大棚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蔬菜、瓜果产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卖菜难”又成了困扰全体村民的一个大难题。由于村里没有自己的蔬菜交易市场,村民们来着蔬菜瓜果跑到几士里地以外的莘县去卖菜,路上来来回回不仅耽误时间,还不容易卖上好价钱。

  “当时我们都是跑到莘县河店镇、十八里铺去卖菜,那时候都还没三轮车,都是赶着牛车,一趟来回在路上就得耽误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很是辛苦。”侯新林说,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印成名片,跑到寿光、青州、莘县等地的蔬菜交易市场上分发,提出商贩到侯家村收菜,管吃、管住、还不收管理费。

  侯新林的这一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大量商贩来到了侯家村。同时村委会决定拿出20亩土地建设蔬菜交易市场,交易市场本着“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采用个人投资的形式,极大调动了村民参与市场建设的热情,侯家村的蔬菜交易市场越办越红火。

  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富裕起来的侯家村村民,不仅彻底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而且成为了东昌府区沙镇有名的先进村,如今的侯新林正带领着村民帮助沙镇的贫困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传授发展经验,带动更多农村群众致富。同时侯家村也正在不断调整村里的种植结构,对保留下来的老式冬暖式大棚进行改造升级,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一些种植了十多年的老棚,种植这几年的种植效益不断下降,我们在学习外地经验的基础上试验在这些棚里种植葡萄,发展绿色观光农业,不断提高大棚的种植效益。”侯新林介绍说,在发展蔬菜、瓜果种植的同时,他还在研究蔬菜冷加工技术,村里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的蔬菜冷库马上就通入使用,未来侯家村将发展“冷链”物流系统,即采摘→田间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公司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进一步改善果蔬的储藏、运输和加工的条件,减少果蔬的损耗和浪费,提高了果蔬的经济效益。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