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故事(9)聊城斗虎屯有个“烧饼赵” 曾是远近闻名的“美食村”

2018-05-23 16:01:00 来源: 大众网聊城频道 作者: 侯晓

  编者按: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蕴藏着一段。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碎片;一个地名,就是一幅风情画卷。地名,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更有时过境迁的烟雨沧桑。  

  聊城地名的形成方式可谓丰富多彩,“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既是过去地名命名规律的体现,又是今后地名命名原则的借鉴。品读地名背后的故事,对于从侧面了解聊城丰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具有重要意义。  

  讲好聊城故事,唱好聊城声音。继大型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后,即日起,大众网聊城频道将联合聊城市民政局、聊城市地名文化学会再次推出《地名故事》大型系列报道,带您走进聊城每一个角落,聆听一段有趣的故事,品读聊城浓郁的文化气息。   

 烧饼赵村碑上关于建村历史和村名由来的介绍。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走进烧饼赵,却再也闻不到烧饼的香味。在斗虎屯镇及周边村庄,可看到零星靠打烧饼和火烧为生的户家。大众网记者 侯晓 摄

  大众网记者 侯晓

  烧饼赵,属东昌府区斗虎屯镇辖区,距聊城城区西北方向大约30公里处,北侧紧邻258省道。这是一个仅有八百人口的小村庄,看上去格外不起眼,村子虽不大,却别有一番趣味。单看村名,不难判断,烧饼赵庄属于某项手工技艺命名的类型,我们很容易会想到聊城大街小巷常见的“吊炉烧饼”。

  没错,“烧饼赵”的得名是因村中曾有打烧饼的手艺。村西立有村碑,几年前因人为损坏仅剩半块。从仅剩的半块村碑背面文字仍可看出,和聊城大部分村落一样,烧饼赵的形成最早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有赵姓居民自山西洪洞县迁至此处定居,又因赵家烧饼味道鲜美,四乡名扬,故取名为“烧饼赵”。

  遗憾的是,走进烧饼赵,却再也闻不到烧饼的香味。村名还是那个村名,但打烧饼这门老手艺早已不复存在,现在来看,烧饼赵名不副实。不过,根据村中老人们的回忆,烧饼赵庄的确有打烧饼的传统。不仅烧饼,还有火烧和烧鸡。因此,在烧饼赵庄,曾有“王家的烧饼,赵家的火烧,潘家的烧鸡”一说。

  但为何不称“赵家的烧饼”呢?有这样一种说法,打烧饼的手艺最早由赵姓带到本地,后来赵姓迁至别处,打烧饼者又以王姓最多,习惯上都称“王家的烧饼”。这样来看,烧饼赵曾是地地道道的“美食村”。只可惜,三门手艺无一得以流传。倒是在斗虎屯镇及周边村庄,可看到零星靠打烧饼和火烧为生的户家。

  秦德库老人今年71岁,在他的儿时记忆里,东昌府去往临清的主道有两条,除去现在穿越斗虎屯镇中心的258省道,还有一条道路直穿烧饼赵村中央。秦德库说,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每天有成千上百的人路经烧饼赵,往东有去济南的,往西有去衡水的,这里就是一个大集市,有茶馆,有饭庄,有商店,有打烧饼的,还有煮烧鸡的。

  今年72岁的老人王金玉回忆说,小时候,他经常看到父亲一大早起床,揉面,生火,将做好的烧饼装在一个木箱子里,搬到小推车上,然后拉到集市上去卖,尽管自家做烧饼,父亲却舍不得吃,只吃玉米窝窝就咸菜,因为那时白面比玉米面贵。王金玉说,那时候,整条道路打烧饼的随处可见,每隔十几步便能看到一家。

  不妨进行合理推断,从区位上看,烧饼赵大致处于东昌府区与临清的中间位置,来来往往的人群需要中途停留和休息,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烧饼赵具备形成商业氛围的土壤,各种行当的形成自然也在情理之中。秦德库老人回忆说,大致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人流量开始减少,集市逐渐没落,老行当随之消失。

  (特别感谢东昌府区斗虎屯镇文化站站长梁颖提供工作便利

初审编辑:李乐涛

责任编辑:李乐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