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李兆辉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田明栋 通讯员 王秀清 王黎 方婧 聊城报道
“民以食为天”,农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影视明星、IT达人、自媒大咖、投资顾问、基金经理等“高大上”的职业“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当今,农学不受青年人“待见”,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就是在这个报考人数、录取分数、入学报到率“三低”的农学院里,聊城大学农学院畜牧学教学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多方面,实现了令人惊叹的“完美逆袭”。2021年9月份,聊城大学农学院畜牧学教学团队被授予“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人才培养:牢牢抓住“生命线”,复合型卓越人才辈出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更是学科专业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像农学这类不受学生追捧的学科专业,更要用人才培养质量的‘硬实力’说话。”聊城大学农学院党总支书记邢金修介绍,聊城大学农学院畜牧学科从2006年起招收本科学生,2012 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十几年来,学院从学科实际出发,始终坚持“重视理论、强调实践,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办学理念,一直牢牢抓住“人才培养质量”这个“牛鼻子”,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2014年,聊城大学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林业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17级动科专业本科生胡静静,是位个头不大,但精神头十足的小女生。在巨野新好农牧有限公司驻场实习时,就因为不怕脏不怕累,工作积极认真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2021年研究生考试以402分(英语和政治均为77分,两门专业课均为124分)专业初试第一的成绩进入华中农业大学的复试。复试过程中,又因为综合素质表现突出,获得复试第一名的好成绩。该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赵书红教授(2021年提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在与聊大农学院动物科学专业系主任朱明霞老师沟通的时候,专门嘱咐朱老师“你们再有这么优秀的学生一定推荐给我”。
宋德广是动物科学专业2008级学生,也是农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之一。目前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本科期间,他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积极参与实验课程和实践活动,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荣誉。2012年毕业后硕博连读进入浙江大学,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研究课题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30.8。
2010级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窦录涛,毕业后在梁山某饲料厂任品管员、品管经理。2019年1月自主创办了山东粮缘广进商贸有限公司,经营农作物及饲料等购销,年销售额近亿元,成了远近知名的企业家。
“这些优秀人才的成长,得益于农学院‘3341’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模式的探索。”农学院院长郭尚敬介绍,“3341”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贯穿本科四年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科生一年级就进实验室观摩学习;二年级进入感兴趣的教师科研团队,接受系统的科研训练,依托老师的研究方向,主持创新创业项目;三年级开始到企业顶岗实习;四年级重点进行创新能力训练、职业技能实践。
为了给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学院建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创业模拟实训室”、“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创新创业工作室”,积极推进团队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很多学生大二、大三就开始以第一作者发布科研成果,仅朱明霞老师一个人就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17篇次。
十几年来,畜牧学学科已经培养毕业生千余名,近50%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硕士生、博士生,整体就业率95%以上,多数已成为技术骨干、专家和管理者等新农科人才。
科学研究:攻破世界级难题,驴科学研究领跑全国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双引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依托阿胶工业,聊城市位于山东省现代驴产业的核心区域,在全球驴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聊城大学畜牧学教学团队在驴科学研究领域也有丰厚的积累。为进一步助推当地驴全产业发展,2018年,聊城大学农学院挂牌成立了国内外首家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并敦聘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驴产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王长法研究员为院长,目标就是要打造一个集科学研究、产业支持、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平台。
三年多的时间,以畜牧学教学团队为基础,研究院积极发挥王长法等领军人才的智力优势,对接国内外驴产业科技人才,组建起40多人的科学研究团队,形成了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健康生产、智能养殖与环境控制三个特色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在行业内形成了“世界驴业看中国,中国驴业看山东,山东驴业看聊城”的共识,驴全产业的“聊大声音”蜚声世界。研究院获批“山东省黑毛驴高效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研发平台,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25项,编写教材和著作21部,获得授权国际或国内发明专利等57项,制定国家等各级标准15项,发表SCI论文117篇。畜牧学学科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
怀抱着“将小毛驴做成大产业”的梦想,王长法从省城济南来到聊城,他的目光总是聚焦于世界驴科学研究的最高点。他和刘桂芹教授等主持建立的驴精液超低温保存技术体系和人工授精技术规范,突破了驴精液冷冻和人工授精的世界级难题,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他牵头15家科研单位,采集分析了涵盖世界四大洲近六分之一的地方驴样品,成功破译德州驴基因组,获得国际首个组装到染色体水平的家驴基因组参考图谱,首次明确了地方驴品种间的特征性分子差异,为真假驴皮及阿胶的鉴别诊断、驴肉品质等性状解析提供了分子依据,为山东省著名的德州驴提供了“基因身份证”,填补了驴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空白。这项成果发表在2020年12月份的《Nature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是全国在马属动物研究上发表的最高水平论文。
在今年十月份召开的第七届(2021)中国驴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德州驴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高峰论坛上,聊城大学畜牧学团队三名年轻博士教师、一名本科生荣获中国畜牧业协会“青年学者”优秀论文奖,其中,由马青山老师指导的2017级黄荣等同学的参赛论文——《驴源肠道乳酸细菌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研究》,是此次大会入选论文中唯一一篇本科生为第一作者撰写的获奖论文。
研究毛驴,也爱上了毛驴。在研究毛驴的过程中,王长法在驴身上看到了一种“执着、倔强”的精神特质,他经常用这种精神去勉励自己和他的团队,鼓励大家树立“顶天立地”的学术导向,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就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地坚持下去,不务虚名,不图虚功,齐心协力把小毛驴做成大产业,以科研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仅今年以来,团队已发表SCI论文12篇。
社会服务:产学研用一体化 助力“乡村振兴”
王长法一直将“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铭记于心,并把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成果转化和推广,服务乡村振兴,作为科学研究不可推卸的责任。
几年来,团队成员一边执教于三尺讲台,一边忙碌在实验室里,还经常深入农村农户,亲自到养殖场里进行调查研究和技术指导。他们提交的《全国驴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等7份建议文稿分别被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山东省政府等部门采纳,为驴产业发展发挥重要的智库作用。
王长法介绍,研究院牵头制定各级标准共26项,构建了高效饲养管理及优质驴制品生产保障技术体系,对规模化驴场建设方案和布局、驴屠宰检疫流程和内容进行了系统规范。这些标准在全国13个省279个场得到示范推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主体116家,有力推动了全国养驴业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标准化养殖的转变。
据不完全统计,在聊城大学畜牧学科的指导下,聊城市建设规模化养驴场207家,带动贫困户脱贫7313户,12671人,人均增收3800元/年,服务范围辐射山东省中西部地区70%以上规模畜、禽、蜂养殖场和90%以上省级畜禽龙头企业。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聊城大学毛驴研究院还积极参与了山东省毛驴产业扶贫模式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推出了《精准扶贫——驴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规范》。他们总结出的“企业+农户+技术”的运行机制,被农业农村部作为驴产业扶贫标准模式在9个省16个地市推广运行,被中国畜牧协会认定为“中国畜牧产业扶贫优秀模式”。同时被国务院扶贫办选为产业精准脱贫试点推广模式,荣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黑水虻是一种类似蝇子的昆虫,功能非常强大。它可以变废为宝,把污染环境的禽畜粪便、厨余垃圾等,分解成昆虫蛋白和生物有机肥料……”说起自己的研究,李路胜老师就像在解说“动物世界”。他对这项研究的痴迷,可见一斑。他主持的“利用黑水虻处理畜禽废弃物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我国北方地区困扰养殖业发展的环保问题提供了完整方案。获批2019年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受理专利13项,新发明7项,实用新型技术6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可估量。
科研的高度,决定着教学的厚度和服务社会的广度。专业受冷,但为国育才的初心不冷、助推乡村振兴的梦想不冷。聊城大学畜牧学教学团队在“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上,积极探索,执着奋进,不断书写着“毛驴精神”的传奇。
初审编辑:乔思亚
责任编辑:李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