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格的品评

2016-06-12 11:45:00 来源: 唐明贵 作者:

  在《论语》中,既有孔子的自我评价,也有弟子以及其他人对孔子的评价。孔子的自我评价透露着谦虚谨慎,话中有话,留有余地;他人对孔子的评价或真心赞叹,或曲意推崇,或暗含叹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有这些都需要读者认真体会与揣摩。 

  一、孔子自我评价 

  在《论语》中,关于孔子自我评价的记载有二十余处。从孔子自我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勤奋好学”、“仁者情怀”和“重视礼仪”是孔子自己认可的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勤奋好学 

  孔子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完全是靠自己学习得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孔子的勤奋学习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学习态度上,喜欢学习;学习方法上,善于学习。 

  第一,在学习态度上,喜欢学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十五岁就立志求学,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时懂得了天命,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不逾越法度规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简要回顾。十五岁就“志于学”,可见孔子对学习的重视。 

  孔子自认为是比较好学的,他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忠信”与“好学”相比,孔子认为自己后者强于前者。他认为,在“忠信”方面自己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他还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孔子在学习方面,孜孜以求,永不疲倦,把学习当作一生的修养,并以此为乐。对此,朱熹认为,“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然深味之,则见其全体至极纯亦不已之妙,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凡夫子之自言类如此,学者宜致思焉。”朱熹后面的话虽然有些过誉,但孔子这种好学的精神确实令人钦佩。 

  第二,在学习方法上,善于学习。 

  首先,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孔子在学习方面,不仅仅是向书本学习,而且注意在实践中学习。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子贡夸赞孔子为圣人,因为圣人才能多才多艺,而孔子对此则不予认同。他认为自己多才多艺是因为小时候贫贱,为了谋生才学习多种技艺。换言之,为了谋生不得不去学习技能,并不是生而知之。孔子的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孟子·万章》曰:“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孔子年轻的时候干过会计,当过饲养员,这应该是社会地位比较低的人干的活。对此,钱穆认为:“为委吏必料量升斗,会计出纳。为乘田必晨夕饲养,出放返系。此等皆鄙事。孔子以早年地位卑贱,故多习此等事。”由此可知,孔子迫于生计从事过当时下等人的劳动,但他并不放弃学习,而是在劳动中学会了技能,把差事做的很好,“会计当”、“牛羊茁壮长”,可谓干一行、专一行,善于在实践中获得知识。 

  其次,注重学思结合。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在他看来,学习思考的基础,没有”作为基础,”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活力。同样,只有学习而不去思考,那么也就不能获得提升。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换言之,只注重学习而不去思考问题,就会迷茫无知;反之,只注重思考而忽视了学习,精神就会疲倦懈怠,同样没有收获。因此,必须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思多想,才能有所得 

  再次,主张博闻强识。孔子主张多听、多见、多记。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孔安国认为,“如此次于知之者也。”可见,在多听、多见的基础上加以选择,是认知的基础。孔子不仅主张多听、多见、多记,而且在实践中也确实做到了。《春秋繁露·楚王篇》中说:“《春秋》分十二世以为三等,有见、有闻、有传闻。有见三世,有闻四世,有传闻五世。故哀、定、昭,君子之所见也。襄、成、文、宣,君子之所闻也。僖、闵、庄、桓、隐,君子之所传闻也。所见六十一年,所闻八十五年,所传闻九十六年。于所见微其辞,于所闻痛其祸,于传闻杀其恩。与情俱也。”孔子编篡《春秋》,并不是局限于手头现有的资料,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以及流行的传闻来弥补现有资料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仔细甄别,再完善成书。 

   (二)仁者情怀 

  孔子一生追求仁道,孜孜以求,坚定不移,具有非常丰富的仁者情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想层面,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现实层面,当仁不让,自信有理政能力。 

  第一,理想层面,坚守信念,矢志不渝。“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终其一生奋斗的目标。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孔子看来,“仁”并不是非常遥远的东西,每个人都有仁爱之心,只要努力修炼就能够达到。《孟子·尽心》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朱熹说:“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程颐说:“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孔子有自己的原则。一是在富贵面前,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富贵的来源不合乎道义,那么即便“蔬食饮水”、过非常艰苦的生活也不会去争取。他还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认为,追求仁必须贯彻于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仁”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二是在困难面前,不轻言放弃,坚持到底。《论语》当中有两处记载,彰显了孔子的临危不惧、坚守信念的品质。一处是受到宋司马魋的威胁。他说:“天生德于予,恒魋其如予何?”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去卫过曹,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远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朱熹说:“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赋我以如是之德,则桓魋其奈我何?”在危难面前,孔子临危不惧,坚信人间正道会得到上天的庇佑。另一处是受到匡人围攻。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去卫,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至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常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关于此件事,《庄子·秋水》中也有记载:“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之,请辞而退。’”因孔子和阳虎长得比较像,匡人误将孔子当作阳虎,从而把孔子围困了五日。弟子都非常害怕,但孔子则处之泰然。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以传承道义、普及仁爱为己任,他认为这是上天赋予他的职责,个人的生死与上天有关,匡人是决定不了的。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为了传承道义、坚守信念完全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第二,现实层面,当仁不让,自信有理政能力。他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对自己治国教民的充满自信,认为如果让自己治理一个国家,三年就可以改变面貌,有所成就。但从孔子的一生来看,从政的时间并不多,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孔子认为,他人不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只有上天了。孔子哀叹自己的仁道得不到世人的理解,不能够实行,故发此感慨。这是孔子晚期说的话。《史记·孔子世家》载:“及西狩见麟,曰:‘吾道穷矣!’喟然叹曰:‘莫知我夫!’”“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而叹。”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坚信自己有治政能力,但不被重用,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故感叹怀才不遇。 

  (三)重视礼仪 

  孔子认为,“仁”为内,“礼”为外,外在的礼仪可以约束影响人的内心。因此,他非常重视礼仪。 

  第一,主张恢复古礼。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认为周朝的礼仪制度完备,恢复古代的礼仪应当以周代的礼制为依据。宋尹氏说:“三代之礼,至周大备,夫子美其文而从之。”“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孔子对夏代、商代和周代的礼仪比较熟悉,认为周代的礼仪是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比较完美的,这也是他主张恢复周礼的主要因素。 

  第二,重视礼仪程序。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认为,羊是符号,有了羊,人们才不会忘记这一礼制。如果没有羊,人们就会忘掉这个礼制了。 

  第三,批评违反礼制的行为。对不符合古代礼制的行为,孔子从来不掩饰自己的看法,给予批评。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当时为大夫,却公开使用天子的音乐,属于僭越礼制的行为。孔子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事情,绝对不能容忍。“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这是孔子批评鲁国国君在举行禘礼的时候态度不恭敬、不符合礼法。 

  第四,身体力行,严守礼仪。孔子重视礼制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自己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严守礼制。他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自己不能参加,请他人代替自己祭祀,还不如不祭祀,表明孔子对各种祭祀活动的诚意。“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乐师冕是一位盲人,孔子耐心细致地引导他、帮助他。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是台阶啊!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啊!等到都坐好了,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里。乐师辞别后,学生子张问:这是对待盲人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的办法。这既是礼制的要求,也是人性的体现。朱熹说:“圣门学者,余夫子之一言一动,无不存心省察如此。” 

  二、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 

  在孔门弟子的眼里,孔子道德高尚、学问高深、诲人不倦,其他人难以比肩。 

  (一)道德高尚 

  第一,靠自己的品行赢得他人的敬重。在《论语》中,孔门弟子对孔子德行的评价,比较多的是子贡。“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温、良、恭、俭、让”生动形象地概况了孔子的五种美德。这五种美德赢得了他人的尊重,人们都愿意把政事告诉他,并请求他给予指点。“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认为子贡的道德修养要贤于孔子,而子贡却不认可。他认为孔子的德行属于大道,一般人难以比及。元陈栎在《四书发明》中说:“贤人之道卑浅易见,圣人之道高深难知,此子贡以墙室取譬之意也。”“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针对陈子禽的提问,子贡以“天”比喻孔子,认为孔子的圣德他人无法超越。宋金履祥《论语集注考证》中说:“夫子之不可及节,言圣德之体高妙也。夫子之得邦家节,言圣德之用神速也。体人所难知,故又指其用言之。”根据历史记载,子贡的德行、才干比较突出,外交经商才能在当时闻名诸侯,“子贡结驷马连骑,束帛之币,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与之分庭抗礼。”(《史记·货殖列传》)即便如此,子贡却自认为不敢与孔子相提并论。这一方面反映子贡的谦虚,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孔子高尚的德行。《盐铁论·备胡》说:“孔子仕于鲁,前仕三月及齐平,后仕三月及郑平,务以德安近而绥远,当此之时,鲁无敌国之难,邻境之患。强臣变而忠顺,故季桓堕其都城。大国畏义而合好,齐人来归郓、讙、龟阴之田。故为政而以德,非独辟害折冲也,所欲不求而自得。”孔子治理政务,核心在于以德服人,而不是依靠武力。当然,对孔子的德行也有人质疑,甚至诽谤。“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针对叔孙武叔诋毁孔子,子贡进行反驳,认为孔子的贤德好比日月,任何人的诋毁都不能损害。清李中孚在《四书反身录》中说:“叔孙武叔毁仲尼,究竟何损于仲尼?徒有罪名教,受恶名于万世,适足以自损耳。” 

  第二,坚守中庸之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曾参认为,贯穿孔子学说的核心是忠恕之道。清焦循《雕菰楼集》说:“孔子言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然则一贯者,忠恕也。忠恕者何?成己以及物也。”清阮元《揅经室集》说:“吾道一以贯之,此言孔子之道皆于行事见之,非徒以文学为教也。”无论是“成己以及物”还是“非徒以文学为教”,都说明孔子教学的核心是“为己之学”、“成人之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以自己为核心,遇事反求诸己,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 

  (二)学问高深 

  在弟子眼中,孔子学富五车,像一本永远也读不透的书。“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在孔子的学生中,颜渊是孔子非常欣赏的弟子,学问在其他弟子之上,也是孔子最为得意的门生,以好学著称。他如此评价孔子,可见孔子的学问高深莫测。《论衡·恢国篇》说:“此颜渊学于孔子,积累岁月,见道弥深也。”“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公孙朝是卫国的大夫,他不明白孔子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告诉他孔子学无常师。汉孔安国说:“文武之道未坠落于地,贤与不贤,各有所识。夫子无所不从学也。无所不从学,故无常师也。”“无所不从学”彰显了孔子学问的博大精深,善于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学习,也善于向他人学习。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世事洞察皆学问,孔子善于观察,善于向现实生活学习,其学问高深也在情理之中了。 

  (三)诲人不倦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文章”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指外在的行为表现,包括语言、思想、行为等。朱熹说:“文章,德之见乎外者,威仪文辞皆是也。”另一种说法是指孔子删定的《诗》、《书》、《礼》、《易》、《春秋》、《乐》等古代文献。梁皇侃说:“文章者,六籍也。六籍者有文字章著焕然,可修耳目,故云‘夫子文章,可得而闻也。’”学界一般以后说为宜。子贡认为,孔子删定的古代文献可以看到,也可以听到孔子讲解这方面的学问,而很少听到孔子讲解天道、性命等比较高深的理论。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颜渊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循循,次序貌也。诱,进也。言夫子正以道劝进人,有次序也。”《后汉书·范升传》中说:“孔子可谓知教。”可见,孔子不仅注重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非常注重传授人间大道。另外,孔子诲人不倦的另一个体现就是,不因亲疏而差别对待。“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陈亢,字子禽,是孔子的学生。他认为孔子会对自己的儿子孔鲤开小灶,单独进行教育,因此便有此问。朱熹说:“亢以私意窥圣人,疑必阴厚其子。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当独立之时,所闻不过如此,其无异闻可知。”“尹氏曰:‘孔子之教其子,无异于门人,故陈亢以为远其子。’”在教育方面,孔子对自己的儿子与对待自己的学生都一视同仁,并没有任何偏爱。 

  三、他人对孔子的评价 

  在《论语》里,除了孔门弟子之外,还有其他人对孔子的评价。这些评价褒贬不一。主要有以下几则。 

  第一,认为孔子不懂礼仪。“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孔子到太庙里参加祭祀活动,对每件事或者每个程序都有发问。对此,就有人怀疑他不懂的礼仪。这表明了孔子谦虚谨慎、恭敬诚实的求知态度。宋尹氏说:“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其为敬莫大于此。谓之不知礼者,岂足以知孔子哉?” 

  第二,认为孔子没有专长。“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东汉郑玄说:“达巷者,党名也。五百家为党。此党之人美孔子博学道艺,不成一名而已。孔子闻人之美,承之以谦,‘吾执御’,欲名六艺之卑也。”孔子博学多才,但没有一样技艺让人称道,因此达巷人在称赞孔子大道的同时,对他没有可以成名的专长表示惋惜。而孔子对此却并不在意,而是非常谦虚地以学习驾车应答。 

  第三,认为孔子一意孤行,不知变通。如晨门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清黄圣三在《论语后案》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指圣人周流列国,知道不行,而犹欲挽之,晨门知圣也。”孔子对为学传道愈挫愈勇,百折不挠,永不懈怠。看门人虽然讥讽孔子,明知道不行却去强干,但是也可以看出此人能够理解孔子的志向,不是普通的人。又如荷篑的“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孔子敲磬抒发不得志之情怀,一个挑草筐的隐者讽其固执而行,不如“深则厉,浅则揭”,世道衰微便明哲保身,何必一意孤行呢?清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说:“言夫子知世不可,而犹为之,不能适深浅之宜。” 

  4、认为孔子是替天行道的圣人。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在仪封人看来,孔子就是上天派下来复兴圣道的旗帜让孔子创立法度,宣扬天道以垂教后世。 

  (转摘自唐明贵、刘伟合著的《论语研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靖洪菊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