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琢生命 细“治”入微——记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外二科主任彭彦

2018-12-25 09:47:00 来源:  作者:

  大众网-海报新闻聊城讯(通讯员 张绪江 王浩庆)77岁的市民赵大爷是个“镜面人”,身体内脏器类似于正常人照镜子,五脏六腑的位置与常人相反。最近,他因为大便带血一年到医院就诊,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有47公斤,中度贫血,检查后确定是低位直肠癌。幸运的是他遇到了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彭彦。

  给体质这么差的高龄老人手术,还要求保留住肛门,手术风险有多高?普通人可能无法想象。彭彦主任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为赵大爷完成了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彭主任采用微创手术,为患者保留住了肛门,也没有预防性造瘘,赵大爷顺利康复出院,恢复到以前的正常生活。说起这个手术,就不得不提到彭彦所擅长的腹腔镜技术。

  手术“无痕”全靠技术

  “当医生累吗?当然累,尤其是作为基层医院的医生,要学习的内容更多,才能满足各类患者的需求。”谈及自己的从业感受,彭彦这么说。彭彦1989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外科专业。彭彦说,他刚工作时做一台食管癌手术要持续5-6个小时,对医生的体力、脑力要求极高。现在通过腔镜技术,一般较复杂的手术也只需要2-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了。彭彦2010年接触腔镜技术,现在已经是医院微创外科的领军人物,有许多手术只需要开2-3个0.5-1厘米的小口,就能完成。而且,腔镜手术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患者恢复更快、更好,切口更加美观,患者更容易接受,提高了救治率。

  就像77岁的市民赵大爷,他因为大便带血一年就诊,诊断是低位直肠癌。一般来说,治疗低位直肠癌,很有可能无法保留肛门——这对患者的心理及日后生活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而且,为了保险起见,大多数医生会行预防性造瘘,避免术后吻合口瘘,2-3个月后,再行造瘘口还纳。赵大爷体重只有47公斤,中度贫血,家人曾担心赵大爷身体素质太差而无法完成手术,彭彦经过检查发现赵大爷的肿瘤没有发生转移,放弃手术,意味着放弃生命。采用对患者创伤较小手术的方式治疗效果会相对较好,他于是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通过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决定采用微创手术的方式进行。事实证明,彭彦的方案是成功的,赵大爷顺利恢复,还避免了二次手术。而赵大爷还是个“镜面人”,内脏位置与其他人恰好相反,这对彭彦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要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操作技巧,还需要胆大心细。”

  好医生非一日之功

  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快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胃肠外科专业委员会、山东省老年医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聊城市医学会心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聊城市医学会胸部疾病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腹腔镜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抗癌协会会员——这些都是彭彦的学术兼职,从侧面印证了他的实力,也给了他更多学习深造的机会和平台,促进了他技术的不断提升。近年来,他引进开展了很多的新手术、新术式,帮助了更多患者康复。

  在手术前,彭彦会跟患者及家属交流最新的治疗方案,“一方面是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治疗方式,以便做出选择,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患者以信心,增强战胜病魔的勇气。”彭彦说,良好的心情是影响疾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彭彦经常对患者进行开导、灌输积极理念,增强患者的信心,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多年的经验积累,也让彭彦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前不久,有个70多岁的患者因为尿频、尿痛入院,彭彦安排他做了胸片检查——这是一项基础的检查,在胸片上患者左肺有一小片模糊阴影,这引起了彭彦的警觉。随后,他又安排了更为清晰的CT检查,发现患者左肺上叶有一个小结节,彭彦怀疑可能是肺癌,微创手术是最佳的选择。于是动员患者进行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病理结果证实了彭彦的判断。当时,患者还没有任何症状,属于早期肺癌,此时手术对患者影响最小、效果最好。彭彦主任提到,目前国内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定期筛查是发现早期肺癌的有效措施,特别是高危人群,早期手术可获得极高的生存期。“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这是彭彦的行医理念,术前认真评估、制定多种手术方案、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方案,手术过程中更要认真仔细,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术后要多去巡视患者、对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早预防、早处理。从医30年,彭彦坚持了这个理念,把每一台手术都当成一件艺术品,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初审编辑:孙海燕

责任编辑:刘彦芬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