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手术室,看着忙碌的你

2016-10-08 11:1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大众网聊城讯 手术室,是医院救死扶伤的主要场所,也人们心中神秘的空间。  

  

  

  

  病人进手术室之前,这里已经忙碌已久 

  早上七点三十分,手术室护士长常宗娥已经坐在了自己的办公桌前,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在眼耳鼻喉医院手术室的五个手术间,当日总共有近四十台手术要进行。  

  

  麻醉科的麻醉医生到位后,根据不同术式要求,开始忙碌的准备麻醉药品。 

  手术室里的一切都在高效运转。按照职责分工,一大早,护士石春静和孟祥云就进入无菌间,检查清点每天手术所需的各种无菌包。 

  而每一个手术间里,器械护士们则在分头整理消毒器械包,根据不同手术分别准备器械和敷料,并准备铺台。巡回护士按照手术排期的顺序安排,在病房核对好病人信息后,接病人进入手术室等待区。 

  在病人进入手术室之前,其实这里早已忙碌已久。  

  

  

  

  

  显微操作三十分钟,恒温手术室里医生一头汗 

  当天上午,第五手术间第一台手术,是为一位老年患者实施的显微镜下喉声带息肉手术。主刀医生是眼耳鼻喉医院副主任医师葛文胜。  

  

  手术间外的洗手池旁,葛文胜在严格按照规范洗手。  

  

  巡回护士王莉开始记录手术准备的各项工作,核对时间并记录在手术记录表上。此时,麻醉医生已经做好了病人的全麻。麻醉医生郭丽娜按照麻醉流程,依次为病人注射镇静剂、吸入麻醉,并随时监控麻醉机监控仪器上的各项读数。在麻醉深度达标后,为病人进行气管插管,维持麻醉深度。器械护士同时备好手术器械。 

  一切准备就绪后,葛文胜上台操作。在显微镜下,耐心细致地操作着手术器械。 

  三十分钟左右,手术顺利结束。看似平静如水,但在四季恒温的手术室里,他的额头依然布满了汗珠。  

  

  来不及歇息,他把切除的病理组织拿到谈话室向家属展示,然后安排手术室送病理科做病理检验。  

  

  小患者下手术台时,女护士一把抱起了他 

  各位医生的手术穿插进行,手术室内每一位医生和护士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在外人眼里,手术室是生死之地。但这一刹那的温情,让人不由得心里一动。 

  没有确切的上下班,吃饭都是轮流来 

  一台手术结束后,第五手术间巡回护士王莉在整理手术记录。  

  

  中午,到了一般人吃饭的时间,但记者在现场看到,手术室里却没有停下来的迹象。一台又一台的手术,再按部就班地安排。器械开包、铺台、麻醉、手术、苏醒、清点、送出、记录,一切就像严丝合缝的流水线,有条不紊。  

  

  眼耳鼻喉手术室有麻醉医生和护士,加上来做手术的医生,每天忙碌在这里的人不算少,但在吃饭的时候,临时的餐桌上只能看到三四个人。因为手术不间断的安排,他们很难有全体同时进餐的机会。 

  几位医生和护士吃饭的同时,手术室内另一台手术的准备工作又已经重新开始。这里的工作节奏,始终是这样的饱满。  

  

  

  

  后记:  

  

  

  

在战胜病魔的道路上,医护人员和病人,是天然的同盟军,需要一直联手坚定的走下去。 
数字是枯燥的。在医疗领域,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病人和家属需求的不断满足和更高的期待,更是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忙碌和付出。  
聊城市人民医院院办提供的信息显示,这座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已经是山东省的区域医疗中心,目前有开放床位3200张,开放手术室39间。每年在市人民医院各区进行的手术,总量达6万多台,其中麻醉手术达47000多台。  
“天天如此,我们没有固定的节假日,病人要紧。”张洪全对记者说。(孙文华) 
“常规手术有排期,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护士还可以有准备,但有时候很多急诊手术,必须马上到位手术,在救命的紧要关头,医生不能有迟缓。眼耳鼻喉医院麻醉科负责人张洪全告诉记者,因为眼耳鼻喉医院科室的专业性很强,他们这里经常接到大量患儿气管异物的急诊,救人比救火还紧急,耽误不得。  
而手术室外,每一位接到出手术室患者的家属,都一下子面露轻松,急着问候自己的亲人,步履匆匆地扶着转移床,离开手术室区。  
从医院食堂预定的饭已经送来了。临时没有手术的医生和护士,则走出五楼手术室,通过内部通道到四楼简单的吃点饭。 
记者注意到,她手里的记录表上有三色。王莉解释说,这三个区域,是主刀医生、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分别记录签字的地方,确保信息无误。 
“孩子,咱走喽!” 
术中创伤较小的一般成人患者苏醒后,可以配合护士移到转移床上。不过,这位小患者苏醒到位后,巡回护士孟祥云没有丝毫犹豫,很自然地一把抱起了他。  
郭丽娜说,孩子进入手术室后,由于紧张,并不是很配合注射镇静。但她必须先给予注射镇静,然后才能给予吸入麻醉。因为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完整的记忆,如果没有前期麻醉药品的顺行性遗忘效应,直接吸入麻醉会给孩子留下心理创伤,因此这些环节一步也不能少。  
患者是一位三岁的小男孩,正在进行术后苏醒。麻醉医生郭丽娜和巡回护士孟祥云守候在手术台前,不时的轻轻拍打和呼唤孩子,判断他的苏醒程度。  
上午十一点多,一台由副主任医师韩朝冬指导的腔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结束了。韩朝冬不时和操作医师进行着要点的交流。手术过程同样十分顺利。  
据葛文胜介绍,在无菌手术中,医生按照规范三次刷洗手和手臂、戴好无菌手套之后,肩头到腰部的胸前区是无菌区,在无菌手术术中各项操作中,上台医生的手都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其他人也不允许接触手术医生身体的这个范围,以避免污染。  
眼耳鼻喉医院麻醉科负责人张洪全介绍说,手术室里的每一条规矩,都是基于充分保障围手术期安全,都是保障病人生命安全的铁律,不允许有例外,绝对不允许漠视。  
这里看不到所有人的脸,他们的面容都隐藏在口罩后面。所有进入手术室的人都必须提前戴好口罩,并且全程不允许摘下。  
手术室里,麻醉医生开始对病人进行术后苏醒,然后将其送入观察区。 
“把着显微镜,眼睛盯着术野,还要谨慎操作,每一台手术过程,其实主刀医生的精力都是高度集中。出汗很正常。”手术很成功,葛文胜此时才露出一脸轻松。 
葛文胜进入手术室候台,这并不是拍照的剪刀手之类的动作,这是防治洗过的手被污染。 
在手术室谈话室,麻醉科负责人张洪全正在和另一台手术的病人家属谈话。每一项手术开始前,麻醉医生都要为病人家属交代麻醉事宜,并请家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八点刚过,第一批手术患者已经接到了手术室等候区。他们的亲人则在缓缓关闭的手术室大门另一侧,翘首等待。 
当天,这个手术间里安排的手术共有八台。  
护士长常宗娥交代了手术室无菌原则注意事项之后,安排记者在第五手术间跟踪采访。  
手术医生陆续到位,更衣消毒后,开始术前洗手。  
护士长常宗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提前一天为每一间手术间分配手术,并打印出详细的手术单。每台手术的详细名称、患者姓名、医生姓名等信息都一一在列。 
日前,本报记者经过专门的审批程序,进入聊城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喉医院手术室,一探究竟。 
进入那扇自动门内的病人,又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都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那些行色匆匆、全副武装的医生和护士,都是一种什么工作状态?  
当那一扇自动门关闭之后,门外的家属所能做的只能是静静地等待。他们或面露焦躁,或沉静如水,但每一位家属的内心,则肯定充满了焦灼和期待。  

初审编辑:贾志丽

责任编辑:林永海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