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以聊城?

2023-11-29 09:58: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杨潇潇

  大众网记者 杨潇潇 聊城报道

  公元1289年。京杭大运河(会通河)临清段开通,每当漕运之季,河道如蜿蜒盘旋的水上高速公路,白帆点点、舟楫万里,作为运河沿岸城市,聊城乘运河之兴,迎来400余年的繁荣富强。

  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建成通车,聊城彻底结束了不通火车的时代。27年来,聊城因铁路而兴,一列列火车呼啸穿城,成为聊城经济社会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见证,书写着“天下不敢小聊城”的城市发展奇迹。

  2023年12月。时隔27年,聊城再次站在新的历史节点。济郑高铁将以聊城为枢纽,携人流物流“出省达鲁”;京雄商高铁将以聊城为枢纽,带动南北要素快速流通;济青通道、鲁中通道、京九通道、沿黄达海通道也将在聊城交汇,形成高铁纵横、车水马龙的新局面,给这座“两河明珠”城市注入无限发展动能。

  作为黄河和运河唯一交汇的城市,当“高铁时代”与“两河时代”相遇,聊城,将再次崛起!

  连接东西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聊城,未来可期

  11月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26届FHC上海环球食品展上,来自莘县的蔬菜瓜果亮相展区,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云生的亲自代言,更是打响了“莘县蔬菜”的品牌知名度。

  聊城,是“中国蔬菜第一市”,其中当以“莘县蔬菜”最广为流传。如今,莘县蔬菜年产量突破520万吨,每天的蔬菜外运量多达2.5万吨,其中直销北京的蔬菜就达8万多斤。不仅如此,在北京新发地市场还设有莘县蔬菜专销区。可以说,“蔬菜”成为拉近莘县和北京之间距离的“信物”,而高铁的开通,则是两地互通的“快捷键”。

  历经3年8个月,济郑高铁将于今年12月正式开通。这条颇受期待的高铁进入山东的首站便是莘县站。济郑高铁正式通车后,从莘县高铁站乘车,将形成半个多小时至济南、一个半小时到北京的交通新格局,成为带动莘县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济郑高铁聊城西站航拍

  除莘县站外,聊城还设立了聊城西站、茌平南站等另外两个高铁站。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京雄商高铁(聊城段)已全线开工,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聊城西站也是京雄商高铁的停靠站之一,届时聊城将形成南北十字形高铁网络。同时,正在规划的聊城到邯郸城际铁路在山东省内被称作鲁中高铁,跨省之后被称作长邯聊高铁,这条高铁由山东腹部以正西向通往河北邯郸、山西长治。

  聊城,是山东省的“西大门”,也是面向中原地区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1月5日,《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2035年)》发布,提出建设“一轴两廊十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其中济青通道、鲁中通道、京九通道、沿黄达海通道等四大通道都将经过聊城,在聊城完成交汇,可以预料,聊城将成为山东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枢纽。

  “三条高铁”穿城、“四大通道”交汇、高速路网密集、国道省道公路交错……俯瞰聊城大地,立体化交通新格局正勾勒出形状,不仅描绘着聊城人民随道路延伸而日益美好的生活,也预示着聊城经济社会随道路延伸而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

  大流量强动能即将到来

  聊城,准备好了

  11月8日,聊城高铁新区基础教育配套项目(幼儿园)教学楼钢结构主体已顺利封顶,正在进行砌体砌筑。幼儿园项目工程管理部副部长郑继伟介绍,项目自2023年5月份开工以来,稳步推进,建成后可容纳幼儿360人。

  科学布局学校、医院、公园、产业项目等,作为聊城“一体两翼”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新区是聊城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是聊城城市发展开新篇的“关键一棋”。

  正如聊城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宏力所言,高铁的开通,会给聊城带来一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若要正向放大高铁带来的经济效应,就要在区域融合发展路径、相关制度安排、人才储备、产业规划、路网衔接、项目配套等方面做好准备。

  而聊城,也正以开放包容、努力上进的姿态,凝聚澎湃动能,喜迎八方来客。

  两河流经不仅创造了聊城的昔日辉煌,更给聊城留下了今朝美景。乾隆6次登临的光岳楼、八大钞关之首的临清钞关、雕梁画栋的山陕会馆讲述着动人故事;临水而建的宋代古城与加快崛起的新城交相辉映,独特的城市风貌让人流连忘返。

图片来源:文旅聊城

  聊城着力建设现代化城市,口袋公园、城市书房等散布城区,商圈经济日益繁荣。铁塔夜市的烟火气、东关街的时尚感、米市街的文化味流淌着聊城人的生活律动;随处可见的志愿者、藏于群中的好人模范,让这座城市收获满满安全感。

  虽是古城,但聊城也有一颗“年轻态”的心。大型新青年音乐节、星空露营节、马拉松、龙舟赛等等吸引全国各地青年人来聊;农业基础扎实,工业体系完备,创新动力充沛,为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机会;“归雁工程”“青年兴聊”政策的实施,为青年人解决了就业、租房、婚恋、养老、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难题的后顾之忧。

  聊城,还是一方投资兴业的沃土。一直以来竭力打造“不用求人、不用费力、不用作难也能办成事”的营商环境,优化升级“4012”企业服务模式,“聊·诚办”“亲清会客厅”等品牌效应日益凸显。面对新时代,聊城更是提出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六大环境”,让优化营商环境的抓手更实、方向更准、目标更具体。

  ……

  聊城曾因漕运而繁荣兴盛数百年,如今,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纵深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建设的基础上,聊城再一次迎接机遇,迈向“高铁时代”,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系列政策效应的释放,都在为聊城后来居上、弯道超车持续赋能,聊城,这座“两河明珠”城市,正在崛起!

初审编辑:赵志鹏

责任编辑:李兆辉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